[实用新型]直型深静脉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3618.X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5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石敏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套管 内针 螺纹结构 留置针 深静脉 针尖 直型 本实用新型 尖端开口 外套管座 斜面开口 圆形开口 内螺纹 内针管 内针座 外螺纹 针穿刺 螺纹 管口 平齐 前行 直行 匹配 受损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型深静脉留置针,包括内针、内针座、外套管、外套管座,在内针的外部设有外套管,内针的尖端为斜面开口,其特征在于:外套管的尖端为锥形,圆形开口,在内针的后端设有两个L形台阶,在外套管的后端设有与内针的后端相互匹配的两个L形台阶,在内针后端的外螺纹与外套管后端的内螺纹形成螺纹结构,其螺纹长度等于外套管的尖端与内针管尖端的距离。其优点是:该针穿刺时外套管以旋转的方式通过螺纹结构固定,遇到阻力比直行要小的多,由于外套管的尖端为锥形,管口平齐,使外套管尖端开口处不易受损,避免了外套管前行距离短于内针尖端的距离,或长于内针尖端的距离时出现的不良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直型深静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直型深静脉留置针由不锈钢材质的空心内针和有一定硬度的Vialon聚氨酯材料的外套管组成, 目前使用的外套管和内针的尖端均为斜面开口,外套管直接套在内针的后端,外套管的尖端与内针的尖端有一定距离约为2-4mm,用直型深静脉留置针行深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穿刺时,针杆与皮肤通常呈300-450角。在内针刺入深静脉腔时,会见到暗红血液流出,此时右手固定内针不动,左手向前推送外套管向前约2-4mm的距离,使外套管尖端和内针杆的尖端平齐,也进入静脉腔,然后再将针杆压低至约150角,这种向前推送外套管进入深静脉腔的缺点是:(1)当见内针有暗红色血液流出时,外套管是被直接向前推送以使其尖端进入深静脉腔的,这种推送方式前行阻力较大,且有时外套管的尖端开口处会受损伤。
(2)当见内针有暗红血液流出时,推送外套管向前的距离并非一定等于外套管的尖端与内针尖端的距离2-4mm,这样当推送距离小于2-4mm距离时,外套管尖端并未完全进入深静脉腔,之后将针杆压低至约150角推送外套管时,因深静脉破口处阻力增大而使外套管的尖端进入深静脉,变得困难,甚至置管失败,且易使其尖端开口处受损;当推送距离大于2-4mm时,外套管经内针尖端弯曲30-450角前行一小段距离,易使外套管前端被内针端损伤。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直型深静脉留置针。该针穿刺时外套管以旋转的方式通过螺纹结构固定,遇到阻力比直行要小的多,由于外套管的尖端为锥形,管口平齐,使外套管尖端开口处不易受损,避免了外套管前行距离短于内针尖端的距离,或长于内针尖端的距离时出现的不良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型深静脉留置针,包括内针、内针座、外套管、外套管座,在内针的外部设有外套管,内针的尖端为斜面开口,其特征在于:外套管的尖端为锥形结构,圆形开口,在内针的后端设有两个L形台阶,内针后端的第二个L形台阶设为内针座,在内针后端第一个L形台阶上设有外螺纹,在外套管的后端设有与内针的后端相互匹配的两个L形台阶,第二个L形台阶设为外套管座,在外套管后端第一个L形台阶上设有内螺纹,在内针后端的外螺纹与外套管后端的内螺纹形成螺纹结构,其螺纹长度等于外套管的尖端与内针管尖端的距离。
使用时当此针穿刺深静脉有暗红色血液流出时,右手固定内针不动,左手旋转外套管向前,刚好螺旋上,旋出时,其外套管的尖端与内针的尖端平齐,刚好在静脉内,这样后续的操作就很顺利。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针穿刺时外套管以旋转的方式通过螺纹结构固定,使用此针穿刺见内针有暗红血液流出时,外套管只能是旋转前行,这样遇到的阻力比直行要小的多,且外套管尖端开口处不易受损。当外套管刚好旋出螺旋时,外套管前行距离为螺纹的长度正好等于外套管的尖端与内针尖端距离,这样就能确保外套管尖端与内针的尖端平齐,也进入深静脉腔。避免了外套管前行距离短于外套管的尖端与内针尖端距离或长于外套管的尖端与内针尖端距离时出现的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36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卡扣变形损坏的留置针
- 下一篇:一种护理用滞留针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