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跑道式水循环养殖池的推水增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4310.7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1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梁圣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环控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4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叶轮 水循环 养殖池 氧气泡 叶轮片 方向转动 跑道 曝气盘 水增氧 水车 微孔 增氧 本实用新型 间隔分布 驱动机构 旋转中心 氧气气泡 浸入 多片 水中 无氧 氧气 横跨 溶解 水位 死角 穿过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跑道式水循环养殖池的推水增氧系统,包括横跨跑道上方设置的水车,所述水车包括一旋转叶轮,所述旋转叶轮包括多片围绕旋转中心呈间隔分布的叶轮片,所述叶轮片上分布有若干微孔,养殖池的底部位于所述旋转叶轮的下方设置有增氧曝气盘,所述旋转叶轮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旋转叶轮下部浸入至养殖池的水位以下,所述旋转叶轮顺着水循环的方向转动。增氧曝气盘产生上升的含氧气泡,旋转叶轮持续顺着水循环的方向转动,叶轮片不断的推进含氧气泡,使得含氧气泡进入至水循环,保证养殖池内不会出现无氧死角。含氧气气泡在穿过叶轮片上的微孔时,被不断的分离成更小的含氧气泡,使氧气可以更好的溶解在水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跑道式水循环养殖池的推水增氧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系统中,为了充分利用养殖设备和养殖场地,大部分均为高密度养殖,因此必须对养殖池内进行增氧操作。
目前,大部分养殖设备中均只是直接在养殖池中增加一些增氧机来实现增氧,或者通过在养殖池内增加一个曝气盘来实现增氧,很难做到在整个养殖池内实现全方位的增氧,并且增氧效果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氧效果好的且循环无死角的跑道式水循环养殖池的推水增氧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跑道式水循环养殖池的推水增氧系统,包括横跨跑道上方设置的水车,所述水车包括一旋转叶轮,所述旋转叶轮包括多片围绕旋转中心呈间隔分布的叶轮片,所述叶轮片上分布有若干微孔,养殖池的底部位于所述旋转叶轮的下方设置有增氧曝气盘,所述旋转叶轮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旋转叶轮下部浸入至养殖池的水位以下,所述旋转叶轮顺着水循环的方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水车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养殖池中部的隔水板两侧的跑道上方。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叶轮片之间的夹角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及调速控制箱。
进一步地,所述增氧曝气盘的数量为多个且阵列分布在旋转叶轮的正下方。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增氧曝气盘源源不断的产生往上升的含氧气泡,旋转叶轮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持续顺着水循环的方向转动,含氧气泡不断的上升至两相邻叶轮片之间,叶轮片不断的推进含氧气泡,使得含氧气泡进入至水循环,保证了养殖池内不会出现无氧死角。同时,叶轮片上布置了微孔,在叶轮片的转动过程中,含氧气气泡在穿过叶轮片上的微孔时,被不断的分离成更小的含氧气泡,使得氧气可以更好的溶解在水中,增大了溶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跑道式水循环养殖池的推水增氧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跑道式水循环养殖池的推水增氧系统,包括横跨跑道上方设置的水车,具体地,水车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养殖池1中部的隔水板两侧的跑道上方。两个水车前后两段的跑道长度相等,在水车工作时,可实现两个水车的异向同功率工作,使整个养殖池水流方向一致。同时,保持两段的长度相等,也有利于实现整个养殖池1内水循环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环控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环控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4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消毒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产养殖悬浮垃圾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