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腔镜手术用套管穿刺钩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4444.9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2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7/34;A61B17/9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内芯 手柄 穿刺 钩针 本实用新型 腹腔镜手术 勾槽 针头 损伤 输精管 圆柱体中空结构 精索血管 套管连接 中空结构 结扎 可拆卸 可活动 单孔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套管穿刺钩针,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为圆柱体中空结构;内芯,所述内芯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套管的中空结构中;手柄,所述手柄可拆卸地与所述套管连接,且所述内芯贯穿所述手柄,其中,所述内芯的一端为针头,且靠近所述针头处开设有勾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柄、套管、内芯的组合,内芯的勾槽隐藏在套管中,实现了单孔结扎的目的,同时又避免了穿刺过程可能对输精管、精索血管的损伤;即减少了损伤,又缩短了手术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套管穿刺钩针。
背景技术
现有腹腔镜手术技术中的缝扎或结扎操作(例如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腹腔镜下腹壁疝修补术),需要在患者腹壁做两次穿刺进行进出缝线实现结扎,这种操作对患者的损伤较大,且双孔结扎术耗费的手术时间较长,术后恢复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双孔结扎术对患者损伤较大,手术时间长,术后恢复较慢。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套管穿刺钩针,其中,包括,
套管,所述套管为圆柱体中空结构;
内芯,所述内芯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套管的中空结构中;
手柄,所述手柄可拆卸地与所述套管连接,且所述内芯贯穿所述手柄,其中,
所述内芯的一端为针头,且靠近所述针头处开设有勾槽。
可选的,所述手柄包括固定件与活动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活动件交叉安装并可相互旋转地通过销轴铰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具有安装所述套管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通槽。
可选的,所述活动件于所述固定件的同一侧具有用于卡设所述内芯的卡槽,所述内芯相对于所述针头的另一端具有环槽,所述环槽卡设于所述卡槽中。
可选的,所述活动件以所述销轴为圆心绕所述固定件作往复弧形运动,且所述卡槽靠近或远离所述安装槽。
可选的,所述活动件的卡槽卡设住所述内芯,并带动所述内芯于所述套管中往复移动。
可选的,所述内芯的长度大于所述套管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套管长15cm、直径1mm;所述内芯长16cm、直径0.9mm;所述针头长5mm;所述勾槽深5mm。
可选的,所述勾槽与所述内芯轴向方向所在的水平面倾斜。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所述活动件均具有用于握持的扣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柄、套管、内芯的组合,内芯的勾槽隐藏在套管中,实现了单孔结扎的目的,同时又避免了穿刺过程可能对输精管、精索血管的损伤;即减少了损伤,又缩短了手术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腹腔镜手术用套管穿刺钩针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芯勾槽隐藏在套管中时套管穿刺钩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芯勾槽露出套管时套管穿刺钩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44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