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铝模顶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8266.7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3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陆立君;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利信新型建筑模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0 | 分类号: | E04G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梁 建筑用 连接条 支撑柱 顶架 铝模 托头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辅助结构 建筑施工 框架顶部 一体设置 卡接部 接部 卡接 拼接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用辅助结构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建筑用铝模顶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横置于框架顶部的中间梁,还包括支撑柱托头和连接条,所述中间梁设有卡接部,所述中间梁拼接与支撑柱托头的两端,所述连接条卡接在相邻两个中间梁的卡接部中,所述连接条将中间梁和支撑柱托头一体设置;这种建筑用铝模顶架具有良好的支撑强度和连接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用辅助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铝模顶架。
背景技术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286632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窗台板铝模板底支撑柱,它包括立柱体、横梁和斜支件,所述横梁一端与立柱体连接,另一端与斜支件上端连接,斜支件下端与立柱体连接。
但是当在大型建筑的施工现场时,现有技术的铝模板底支撑柱支撑并不牢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建筑用铝模顶架,其优点在于具有良好的支撑强度和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用铝模顶架,包括横置于框架顶部的中间梁,还包括支撑柱托头和连接条,所述中间梁设有卡接部,所述中间梁拼接与支撑柱托头的两端,所述连接条卡接在相邻两个中间梁的卡接部中,所述连接条将中间梁和支撑柱托头一体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不同的两端中间梁通过支撑柱托头连接,并且所述中间梁和支撑柱托头的连接处呈锯齿状啮合,所述连接条使中间梁和支撑柱托头一体设置,所述连接条主要用于增加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设置:中间梁包括腹板,所述腹板位于中间梁两侧使中间梁呈“凹”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间梁呈“凹”型主要在保证拥有足够支撑强度的同时减少自身的重量,减少因自重产生的多余载荷并且节约了原材料。
进一步设置:腹板设有延板,所述延板位于腹板端部,所述延板上焊接有卡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延板主要用于增大和卡接部接触面积,方便施工操作人员焊接的同时也加强的焊件的连接结构强度。
进一步设置:腹板设有若干预留孔,所述预留孔均匀分布腹板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预留孔主要用于在之后的施工中留有插接管件的空间,同时也减轻了中间梁的自重。
进一步设置:卡接部包括卡爪安装板和卡爪,所述卡爪安装板焊接在中间梁中,所述卡爪焊接在卡爪安装板背离中间梁的一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所述卡接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中间梁一体设置,所述卡爪主要用于进一步加强连接条和中间梁的连接的牢固程度,防止连接条发生意外脱落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设置:支撑柱托头包括托头外壳,所述托头外壳设有固定卡槽,所述连接条穿设在固定卡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卡槽主要用于和连接条卡接配合,有利于将中间梁和支撑柱托头连接,并且连接处不会发滑移。
进一步设置:托头外壳设有连接插头,所述连接插头一端焊接托头外壳底面,另一端伸出支撑柱托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插头主要用于插入到施工现场竖直设置的支撑柱,使用插入的方式方便于施工人员进行安装操作。
进一步设置:托头外壳包括两块托头腹板,所述托头腹板相互呈平行设置,所述托头腹板的端部设有延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托头腹板的延边主要用于进一步加大支撑柱托头与支撑柱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增加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利信新型建筑模板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利信新型建筑模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8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强型钢结构承重梁
- 下一篇:一种单支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