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断墙支撑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9101.1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5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尔斯隔断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78;E04B2/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4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构件 饰面板 隔断 支撑组合结构 固定板 连接耳 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 自攻螺丝 上端 尖角形 安装固定 凹槽缺口 拆卸方便 凹字形 钉入 下端 防火 穿过 侧面 安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断墙支撑组合结构,其包括支撑构件、连接件、饰面板以及自攻螺丝,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呈下端有凹槽缺口的凹字形,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板、连接耳和L形钉钩,所述固定板上有供固定用的孔,所述自攻螺丝穿过所述孔将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支撑构件的端面上,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连接所述连接耳,所述连接耳的竖向上连接有所述L形钉钩,所述L形钉钩的上端为尖角形,所述L形钉钩的高度小于所述饰面板的厚度,所述L形钉钩的尖角形上端能够钉入所述饰面板的侧面从而将所述饰面板安装固定在所述支撑构件上。本实用新型的隔断墙支撑组合结构安装简单、拆卸方便,并且能够保证组合的隔断墙在防火、强度、安全等性能上显著提高了,并扩大了使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断墙支撑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室内装饰建筑领域,对成品隔断墙体来说,防火、强度等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且墙体在使用寿命也是一个资源节约的重要环节。例如,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提出了具有不同用途、不同结构的多种隔墙系统。
隔断墙的支撑框架是隔墙系统最重要的核心装置。目前现有的隔断支撑立柱构件通常以铝材质为主,其主要缺点是在防火性能方面不足。特别对于公共区域的主通道或安全通道,达不到消防要求,所以它使用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强度方面用增大结构和增厚材料,来增加强度,同时也浪费资源。现有也采用内部支撑钢制结构,投入高成本的辊压生产构件,来增强墙体结构的稳定性(强度)。由于设计的结构复杂,组合的其它构件仍然采用铝制。遇火灾时,铝构件短时间内即熔化,使形成墙体的玻璃或饰面板立刻倒塌,因此在耐火极限上仍有很大的缺陷。为了能充分利用组合隔断墙,施工无污染、安装快捷、环保等好的特点。为了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难题,有必要对现有的隔断墙支撑组合结构进行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研发了一种隔断墙的支撑组合结构,该隔断墙的支撑组合装置的支撑构件、连接件采用钢制材质,通过钣金折弯加工成形,无需模具、减少二次加工的生产和时间成本。更为重要的是本结构安装简单、拆卸方便,并且能够保证组合的隔断墙在防火、强度、安全等性能上显著提高了,并扩大了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单、拆卸方便、防火性好、强度安全高、结构简单、通用互换性强的钢制隔断墙支撑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断墙支撑组合结构,其包括支撑构件、连接件、饰面板以及自攻螺丝,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呈下端有凹槽缺口的凹字形,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板、连接耳和L形钉钩,所述固定板上有供固定用的孔,所述自攻螺丝穿过所述孔将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支撑构件的端面上,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连接所述连接耳,所述连接耳的竖向上连接有所述L形钉钩,所述L形钉钩的上端为尖角形,所述L形钉钩的高度小于所述饰面板的厚度,所述L形钉钩的尖角形上端能够钉入所述饰面板的侧面从而将所述饰面板安装固定在所述支撑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构件的两端面上安装有多个所述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构件与所述饰面板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隔断墙的支撑组合结构安装简单、拆卸方便,并且能够保证组合的隔断墙在防火、强度、安全等性能上显著提高了,并扩大了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隔断墙支撑组合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断墙支撑组合结构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结合附图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尔斯隔断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马尔斯隔断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9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