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泵叶轮抗压阻力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9175.5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0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谭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一鼎汇鑫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5/00 | 分类号: | F04D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郑松林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泵主体 监测装置 水柱 内腔中 真空泵 连通 阻力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触摸显示屏 水泵叶轮 控制器 流速计 上端 抗压 水泵技术领域 压力传感器 上端固定 进气管 进水柱 排气管 双叶轮 触头 内腔 上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水泵叶轮抗压阻力监测装置,包括水泵主体和监测装置,水泵主体的一端连通有进水柱,水泵主体的另一端上端连通有排水柱,水泵主体的内腔中设有双叶轮,水泵主体在排水柱上套接有流速计,其中流速计的流量触头在排水柱的内腔中,水泵主体在远离排水柱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和触摸显示屏,控制器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触摸显示屏,水泵主体在监测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泵,真空泵的进气管连通水泵主体的内腔,且真空泵的上端开设有排气管,水泵主体的内腔中设有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泵叶轮抗压阻力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叶轮是水泵工作中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叶轮的使用寿命严重影响着叶泵的使用,传统的叶泵不能提前观察和监测叶轮的抗压能力,因此就会影响叶泵输送的效率,进而影响工厂的生产效率,而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需求,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水泵叶轮抗压阻力监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泵叶轮抗压阻力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泵叶轮抗压阻力监测装置,包括水泵主体和监测装置,所述水泵主体的一端连通有进水柱,所述水泵主体的另一端上端连通有排水柱,所述水泵主体的内腔中设有双叶轮,所述水泵主体在排水柱上套接有流速计,其中流速计的流量触头在排水柱的内腔中,所述水泵主体在远离排水柱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控制器和触摸显示屏,所述控制器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触摸显示屏,所述水泵主体在监测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气管连通水泵主体的内腔,且真空泵的上端开设有排气管,所述水泵主体的内腔中设有压力传感器,其中控制器均电性连接触摸显示屏、压力传感器、流速计、真空泵和水泵主体的信号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监测装置的内腔中设有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储存模块,且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储存模块均电性连接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进水柱和排水柱上均设有电子阀门,其中电子阀门均电性连接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镶嵌在水泵主体的内腔侧壁上,且压力传感器在水泵主体的内腔顶端。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远离进气管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单,方便人们使用,利用真空泵抽出水泵主体内的气体,以方便监测水泵主体在工作时,双叶轮的抗压能力,利用监测装置,方便观察数据,以便于人们操作或者维修,减少事故的发生,利用流速计可以统计施压前的液体流速,或者施压后的液体流速,方便人们统计计算,进而方便人们时刻观察数据的变化,进而检测出叶轮在不同的压强下的工作状态,以便于人们维修双叶轮或者更换双叶轮,通过压力传感器感测水泵主体内的压强变化。
此装置在使用时,装置启动时刻,记录流速计的初始值、水泵主体内的压强初始值和压强初始值,然后启动真空泵工作,利用压力传感器感测水泵主体内的压力逐级变化,再次记录流速计的数据,在不断的增加压力的变化下,水泵主体的双叶轮会发生一定的形变量,进而检测了双叶轮的抗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一鼎汇鑫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一鼎汇鑫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91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