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和紫外复合式扫描火焰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2479.7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7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2 | 分类号: | G08B1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湖州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热释电传感器 紫外光敏管 本实用新型 望远系统 处理器 探测器 火焰探测器 探测灵敏度 复合扫描 光线汇聚 扫描火焰 探测技术 探测距离 探测区域 复合式 远距离 | ||
一种红外和紫外复合扫描火焰探测器,属于探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探测器包括望远系统、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紫外光敏管和处理器;所述望远系统设于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和所述紫外光敏管的前方,用于将光线汇聚到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和所述紫外光敏管;所述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所述紫外光敏管。本实用新型可以远距离、大范围地探测区域内的火焰,并能够对区域内的火焰进行定位,探测灵敏度高,探测距离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和紫外复合式扫描火焰探测器。
背景技术
探测器适用于各类:油库、酒库、飞机库、化工设备场所、军事设备场所、液化气站、电站等火灾萌发时无阴燃阶段或较少阴燃阶段,而以直接产生明火为主的场所。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不受风雨、高温、高湿及自然人工光源等影响,可良好工作于室内或室外环境。
常规红外火焰探测器不能探测非含碳物质燃烧的火焰。其使用原理是探测火焰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激发出来的红外光,以此来判断火灾的发生,也就是说红外火焰探测器只能探测含碳物质的燃烧火焰,而不能探测例如氢气、磷、金属锂等非含碳物质的燃烧。因此对已这类物质引发的火灾不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为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紫外火焰探测器能探测氢气、磷、金属锂等非含碳物质的燃烧,属于报警信号传输领域。紫外火焰探测器是采用紫外线检出管作为探测器件,在火焰尚未形成明显火苗之前即能探测到火焰中光谱为185nm~260nm的紫外光,从而发出火灾告警信号的一种装置。
紫外火焰探测器安装在公共场所,当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可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信号,火灾报警控制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显示出紫外火焰探测器的编号或位置并发出报警信号。
但是,单一的红外火焰探测器和紫外火焰探测器探测精度不高,容易受外界环境其他因素的干扰而产生漏报误报等问题,且火焰探测器均为固定安装,探测范围小,需要用到多个火焰探测器才能探测预定地区的火灾情况,成本高性价比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探测视角大,能实现全方位扫描、探测精度高的红外和紫外复合式扫描火焰探测器。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和紫外复合式扫描火焰探测器,包括望远系统、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紫外光敏管和处理器;所述望远系统设于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和所述紫外光敏管的前方,用于将光线汇聚到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和所述紫外光敏管;所述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所述紫外光敏管。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的探测波段为4.35um,所述紫外光敏管的探测波段为180-260nm。
作为优选,所述望远系统为折射式望远系统或反射式望远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红外和紫外复合式扫描火焰探测器还包括云台,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紫外光敏管和处理器三者设于所述云台上,所述云台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云台为在水平方向360度旋转和垂直方向±90°转动的转动云台。
作为优选,红外和紫外复合式扫描火焰探测器还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扫描摆镜、以及分别与所述扫描摆镜连接的水平转动机构和俯仰摆动机构;所述扫描摆镜设于所述望远系统前方;所述水平转动机构和所述俯仰摆动机构分别连接所述微处理器。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转动机构为360度水平转动机构。
作为优选,红外和紫外复合式扫描火焰探测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的滤波放大电路、以及设于所述紫外光敏管和所述处理器之间的驱动整形电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州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24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