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间距两面三凸点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3237.X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0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仕军;李西林;欧定平;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达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端口 接触凸点 空心导管 固定片 绝缘体 凸点 活动槽 连接槽 本实用新型 导体 插入端子 电压稳定 定位侧板 固定凹槽 固定卡块 固定凸块 内部设置 内侧表面 上下表面 两侧面 上表面 阻抗 裂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间距两面三凸点端子,包括绝缘体固定片、空心导管、插入端口和接触凸点,所述绝缘体固定片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凹槽,且绝缘体固定片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固定卡块,所述导体固定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槽,且第二连接槽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凸块,所述定位侧板设置在活动槽的内部,且活动槽开设在空心导管的两侧,所述插入端口设置在空心导管的右端,所述接触凸点设置在插入端口两侧表面,且插入端口的上下表面和空心导管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裂缝。该间距两面三凸点端子的插入端口两侧面内部共设置有6个接触凸点,设置为两面各三个接触凸点的方式,增加PIN插入端子内部的接触面积,达到降低阻抗,起到电压稳定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通结构的连接器端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间距两面三凸点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逐渐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信号端子,电力端子,连接端子等,是电路中的连接端。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它们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电工学中,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挂钩等,从材料分,铜镀银,铜镀锌,铜,铝,铁等,它们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
现有的普通端子为两面2个凸点及两面4个凸点端子,此类端子在导通上还会存在一些压降,接触阻抗等问题,使得连接端子出现接触不良、接触阻抗大、压降变化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距两面三凸点端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为两面2个凸点及两面4个凸点端子,此类端子在导通上还会存在一些压降,接触阻抗等问题,使得连接端子出现接触不良、接触阻抗大、压降变化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间距两面三凸点端子,包括绝缘体固定片、空心导管、插入端口和接触凸点,所述绝缘体固定片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凹槽,且绝缘体固定片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固定卡块,所述绝缘体固定片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槽,且第一连接槽的另一侧与导体固定片相连接,所述导体固定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槽,且第二连接槽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凸块,所述空心导管设置在固定凸块的侧面,且空心导管的两侧面设置有定位侧板,所述定位侧板设置在活动槽的内部,且活动槽开设在空心导管的两侧,所述插入端口设置在空心导管的右端,所述接触凸点设置在插入端口两侧表面,且插入端口的上下表面和空心导管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裂缝。
优选的,所述绝缘体固定片和导体固定片均设置有两片,且绝缘体固定片和导体固定片分别关于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凹槽和固定卡块分别设置在绝缘体固定片和导体固定片相对内侧的表面,且相邻两固定凹槽和固定卡块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固定凹槽和固定卡块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定位侧板的体积小于活动槽的体积,且定位侧板与空心导管的侧面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插入端口设置为矩形框结构,且插入端口的上下面的中垂线位置开设有裂缝。
优选的,所述接触凸点共设置有三组,且接触凸点关于裂缝对称设置在插入端口的内侧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间距两面三凸点端子的插入端口两侧面内部共设置有6个接触凸点,且接触凸点关于插入端口中轴线对称设置为3组,设置为两面各三个接触凸点的方式,增加PIN插入端子内部的接触面积,达到降低阻抗,起到电压稳定作用,从而达到接触稳定,阻抗小,压降变化幅度小的性能,解决了因接触而造成的电压下降问题,设置有对称结构的绝缘体固定片和导体固定片,且其相对内侧表面对称设置有固定凹槽和固定卡块,当导线放入绝缘体固定片和导体固定片内侧时,直接相对压紧绝缘体固定片和导体固定片,使得固定卡块卡进固定凹槽,从而构成卡和结构,便于将导线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达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达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32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PIN针连接器
- 下一篇:能提高安全性的绝缘式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