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插端子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5439.8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5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祝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8 | 分类号: | H01R13/518;H01R13/512;H01R12/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李岩 |
地址: | 201209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置槽 端子本体 上壳体 下壳体 端子模块 间隔开设 卡合 本实用新型 装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插端子模块,包括至少一端子、下壳体及上壳体;每一所述端子包括端子本体;下壳体上间隔开设有至少一第一容置槽,每一第一容置槽对应卡合于每一端子本体;上壳体上间隔开设有至少一第二容置槽,上壳体装设于下壳体上,且每一第二容置槽对应卡合于每一端子本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插端子模块,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输入输出的快插端子模块。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中,输入输出快插端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随着电力电子行业对功率密度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路的整体布局需要更加合理;且随着安规要求的严格,强度要求也更高。而现有的快插端子在实际的应用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限制其广泛应用。
例如,一些现有的快插端子常采用连排结构,但这种连排结构的快插端子,通常只适合于小功率的电子产品,不能满足大功率输入输出的需求。另外,可通过采用螺丝拧紧铜排或连接线的方式实现大功率输入输出,但是,这种方式往往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进而增加体积,不利于整体布局;且铜排或连接线过长时会增加损耗,易于破损,可靠性较低。此外,目前也存在大功率的快插端子,但多为单个的快插端子结构,在电子产品的实际应用中,安装不便且容易产生偏移和损坏,可靠性较低。
因此,急需开发出一种可克服上述缺陷的快插端子模块。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快插端子模块,包括:
至少一端子,每一所述端子包括端子本体;
下壳体,其上间隔开设有至少一第一容置槽,每一所述第一容置槽对应卡合于每一所述端子本体;
上壳体,其上间隔开设有至少一第二容置槽,所述上壳体装设于所述下壳体上,且每一所述第二容置槽对应卡合于每一所述端子本体。
上述的快插端子模块,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每一所述第二容置槽一一对位设置。
上述的快插端子模块,其中,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连接孔,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对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至少一第二连接孔,所述快插端子模块还包括至少一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对应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及所述第一连接孔。
上述的快插端子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丝。
上述的快插端子模块,其中,每一所述端子还包括一第一连接部,每一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底部具有一窗口,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一对应地从每一所述窗口穿出。
上述的快插端子模块,其中,所述快插端子模块还包括电路板,其上设置有至少一焊盘,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焊接于每一所述焊盘。
上述的快插端子模块,其中,每一所述端子还包括一第二连接部,每一所述第二连接部突出于所述下壳体及所述上壳体的侧面。
上述的快插端子模块,其中,所述快插端子模块还包括保护板,其上间隔开设有至少一通孔,所述保护板装设于所述下壳体及所述上壳体的侧面,每一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穿出每一所述通孔。
上述的快插端子模块,其中,所述下壳体及所述上壳体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第三连接孔,所述保护板上设置有对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孔的至少一第四连接孔,所述快插端子模块还包括至少一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对应穿设于所述第四连接孔及所述第三连接孔。
上述的快插端子模块,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丝。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快插端子模块相对现有技术其功效在于:
1.具有较强的抗冲击和抗振动的能力,不易松脱,可靠性高;
2.能够满足电子设备大功率输入输出的要求,符合安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54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SB母端连接端子
- 下一篇:一种USB接口防水结构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