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压机同轴度校正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6911.X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3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品光;彭春;毛才荧;刘官禄;何剑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G5/02 | 分类号: | G05G5/02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曾秋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正环 打压头 底座 通孔 同轴度 大端 本实用新型 螺丝固定 摩擦力度 校正治具 打压机 小端 配合度 穿入 镜框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打压机同轴度校正治具,包括底座和打压头,还包括一校正环,校正环具有一大端和一小端,校正环的大端和小端通过通孔连通,校正环的小端从底座的一端插入并固定,打压头的一端从校正环的大端穿入至通孔,通过打压头与校正环通孔之间的摩擦力度对底座进行调整,打压头与通孔保持顺畅时,底座用螺丝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校正环取代镜框,直接提升了底座、校正环和打压头三者之间的配合度,大大缩小了同轴度的误差。通过打压头与校正环通孔之间的摩擦力度对底座进行调整,打压头与通孔保持顺畅时,底座用螺丝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压机同轴度的调节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打压机同轴度校正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打压头同轴度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打压头和镜框是否有相互干涉,进行同轴度的调节,两者之间配合程度较差,同轴度的误差较大,不利于镜片的平稳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打压机同轴度校正治具。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压机同轴度校正治具,包括底座和打压头,还包括一校正环,所述校正环具有一大端和一小端,所述校正环的大端和小端通过通孔连通,所述校正环的小端从所述底座的一端插入并固定,所述打压头的一端从所述校正环的大端穿入至所述通孔,通过打压头与所述校正环通孔之间的摩擦力度对底座进行调整,所述打压头与所述通孔保持顺畅时,所述底座用螺丝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打压机同轴度校正治具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的一端边缘设有两个对称的弧形挡块,所述底座供所述校正环插入的一端空腔内设有环形限位台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打压机同轴度校正治具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的外侧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安装套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底座的空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打压机同轴度校正治具的一种改进,所述校正环的大端和小端的连接处设有一台阶,所述校正环穿入所述底座内部时,所述台阶抵顶在所述环形限位台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打压机同轴度校正治具的一种改进,所述打压头的一端具有一伸入管,所述打压头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连接管,所述伸入管的外侧壁上设有弧形凹槽,所述伸入管的内侧壁对应所述弧形凹槽的位置设有弧形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校正环取代镜框,直接提升了底座、校正环和打压头三者之间的配合度,大大缩小了同轴度的误差。通过打压头与校正环通孔之间的摩擦力度对底座进行调整,打压头与通孔保持顺畅时,底座用螺丝固定。
附图说明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校正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打压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名称:1、底座 2、打压头 3、校正环 4、大端 5、小端 6、通孔 7、弧形挡块8、环形限位台阶 9、安装套管 10、环形凹槽 11、台阶12、伸入管 13、外螺纹连接管 14、弧形凹槽 15、弧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69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操作手柄助停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教学用算盘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5G 只按机械特征区分的控制装置或系统
G05G5-00 防止、限制或恢复控制机构的零部件运动的装置,例如锁定控制构件
G05G5-02 .防止控制构件发生不希望移动的装置,此构件能以两个或多个单独的步骤或方式移动,例如限制为逐步移动或按特定的顺序移动
G05G5-03 .有助于操作者知道控制构件到达目标位置或基准位置的装置;提供感觉,例如,产生反作用力的装置
G05G5-04 .限制构件运动的止动器,例如可调整的止动器
G05G5-05 .使控制构件返回或趋于返回到不工作或空档位置的装置,例如通过提供回复弹簧或有弹性的末端止动装置
G05G5-06 .用于仅将构件保持在一个或有限数目的确定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