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枝高密棉纱并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6914.3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8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天助纺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1/015 | 分类号: | B65H51/015;B65H54/02;B65H57/1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6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线 纱线 固定块 棉纱 上壳 并条装置 两侧壁 高枝 下壳 本实用新型 对称安装 方便拆装 内部安装 使用效率 定位块 定位针 断线 顺滑 摩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枝高密棉纱并条装置,包括下壳和上壳,所述下壳的前端两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下壳的后端两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三纱线轮和第四纱线轮对称安装,所述上壳的前端两侧壁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所述上壳的内部前端开设有第八并线腔,所述上壳的内部后端依次开设有第五并线腔、第六并线腔和第七并线腔,所述第一定位针和第二定位针对称安装。该高枝高密棉纱并条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上下壳的设计可以方便拆装和更换,提高了使用效率,同时在其内部安装有可以减少棉纱断线的纱线轮,使用时不会对纱线产生更大的摩擦,并线过程更顺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技术领域,具体为高枝高密棉纱并条装置。
背景技术
棉纱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棉纱分线进行并线并缠绕的操作,以达到紧固和盘线的作用,但是由于在绕线盘线过程中,线材质量不一,这就使得机器的拉伸力容易扯断纱线,而大多的断线点均发生在并条装置内部,这就使得并条装置的内部结构改进成了相关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枝高密棉纱并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枝高密棉纱并条装置,包括下壳和上壳,所述下壳的前端两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内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下壳的后端两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下壳内部前端开设有第四并线腔,所述下壳内部后端依次开设有第一并线腔、第二并线腔和第三并线腔,所述第一并线腔和第二并线腔交接口处安装有第一纱线轮,所述第二并线腔和第三并线腔交接口处安装有第二纱线轮,所述第四并线腔的内壁后部分别安装有第三纱线轮和第四纱线轮,所述第三纱线轮和第四纱线轮对称安装,所述上壳的前端两侧壁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所述第四固定块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所述上壳的后端两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所述上壳的内部前端开设有第八并线腔,所述上壳的内部后端依次开设有第五并线腔、第六并线腔和第七并线腔,所述第五并线腔和第六并线腔的交接口处安装有第四定位针,所述第六并线腔和第七并线腔的交接口处安装有第三定位针,所述第八并线腔的内壁后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定位针和第二定位针,所述第一定位针和第二定位针对称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块卡接在第二定位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针键槽连接在第三纱线轮内,所述第二定位针键槽连接在第四纱线轮内。
优选的,所述第三定位针与第一纱线轮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定位针与第二纱线轮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块卡接在第一定位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枝高密棉纱并条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上下壳的设计可以方便拆装和更换,提高了使用效率,同时在其内部安装有可以减少棉纱断线的纱线轮,使用时不会对纱线产生更大的摩擦,并线过程更顺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壳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壳前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壳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壳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下壳前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下壳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天助纺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天助纺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69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