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螺旋结构玻璃器皿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8094.1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4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何侠;朱宏明;尹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江苏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B08B9/08 | 分类号: | B08B9/08;B08B9/28;B08B9/3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蒋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管 分水器 双螺旋结构 水道 水泵 本实用新型 玻璃器皿 清洗装置 进水口 清洁效果 水管连接 外壳顶部 外壳内部 用具领域 自然形成 出水孔 出水口 试管 倒扣 管壁 排出 水管 清洗 能源 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螺旋结构玻璃器皿清洗装置,包括外壳、水泵、分水器和若干清洗管,水泵设置在外壳内部,分水器固定在外壳顶部,分水器内部设有若干水道,若干水道向分水器下方延伸并汇总在一处形成一进水口,进水口的底部设有一水管,水管连接至水泵的出水口上,若干清洗管分布在分水器的顶端,每个水道分别与一个清洗管相配合,每个水道均与一个清洗管相连通,清洗管呈DNA双螺旋结构,清洗管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出水孔。本实用新型采用DNA双螺旋结构的清洗管会在其内部自然形成很多空隙,在清洗时,试管倒扣在清洗管上后,水流能够带着污物自间隙中顺利的排出,使清洁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并避免能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螺旋结构玻璃器皿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室采用的试管自动化清洗装置通常是圆柱状的清洗管,学生在进行试管清洗时,将试管倒扣在清洗管上,清洗管出水对试管内壁进行清洗,但是试管与烘干管外壁之间的间隙通常都是很小的,水流冲击在试管内壁上,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污物仍然是在狭小的间隙之间反复流动无法及时排出,造成能源浪费,并且清结效果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螺旋结构玻璃器皿清洗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螺旋结构玻璃器皿清洗装置,包括外壳、水泵、分水器和若干清洗管,水泵设置在外壳内部,分水器固定在外壳顶部,分水器内部设有若干水道,若干水道向分水器下方延伸并汇总在一处形成一进水口,进水口的底部设有一水管,水管连接至水泵的出水口上,分水器呈圆形,若干清洗管沿分水器的周向均匀的分布在分水器的顶端,每个水道分别与一个清洗管相配合,每个水道均与一个清洗管相连通,清洗管呈DNA双螺旋结构,清洗管的管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出水孔。
进一步的,每个水道均向分水道上方延伸并分叉成两段分支通道,分支通道在分水器的顶部形成两个圆孔,圆孔的边缘处设有直线向上延伸的连接端口,连接端口突出于分水器的上端面。
进一步的,清洗管包括两个螺旋状的单管,两个单管的顶部之间设有一圆滑的过渡管,两个单管的底部均设有直线状的连接部。
进一步的,清洗管的两个连接部紧密插接在对应的一个水道的两个连接端口上,连接部与连接端口之间采用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外壳的外部设有控制水泵启停的开关。
进一步的,外壳的外部设有调整水泵出水速度的旋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螺旋结构玻璃器皿清洗装置,采用DNA双螺旋结构的清洗管会在其内部自然形成很多空隙,在清洗时,试管倒扣在清洗管上后,水流能够带着污物自间隙中顺利的排出,使清洁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并避免能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外壳1,分水器2,清洗管3,单管3a,过渡管3b,连接部3c,连接端口4,开关5,旋钮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江苏省肿瘤医院),未经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江苏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80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