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基处理的复合型加固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8453.3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6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辉;王晋宝;童焯煜;刘校麟;王杰;田美灵;刘翰辰;李国庆;牛敬睿;郭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08 | 分类号: | E02D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盖 桩基 本实用新型 地基处理 插入式 定位槽 加固桩 内桩体 外桩体 端板 内桩 塞盖 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承载力 圆台形结构 地基变形 水泥砂浆 定位柱 最顶端 底座 叠放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地基处理的复合型加固桩,包括外桩体、内桩体、桩基组件和桩盖;内桩体设置在外桩体中,多个桩基组件依次套设在内桩管的外部、并叠放在内桩底座的上方,桩盖套设在内桩管的顶部,桩盖底部设有第三定位槽,位于最顶端的桩基组件的第三定位柱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三定位槽中,桩盖上设有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结构的第三通道,第三通道与第一通道相连通;通过第三通道向第一注砂通道和第二注砂通道中注入水泥砂浆;桩盖的顶部设有端板,端板的底部设有塞盖,塞盖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三通道中,本实用新型能够综合各种地基处理技术的优点,在较低的工造基础上获得较高的地基承载力和达到控制地基变形的目的,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固桩,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地基处理的复合型加固桩。
背景技术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在沿江、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含水率高、压缩性高、渗透性低、强度低、层厚大的淤泥及淤泥质粉质粘土,其工程性质较差,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改善其工程特性,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到达变形控制的目的。
专利CN201510891655.7公开了一种新型深厚软土地基加固桩,该加固桩沿径向分三层布置,分别包括内层桩体、中层网筒和外层透水土工膜;所述网筒为改性聚乙烯材料或改性聚丙烯材料制成的网片围成。本实用新型是以传统碎石桩为原型,借鉴并融合土工袋装砂石桩增设围护和排水管桩实现排水的创新思路,同时去提升散体桩体的围护措施强度和排水能力,降低桩体的实施难度和措施造价,使两者的不足得到弥补优势得到加。
专利CN 201510683749.5公开了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基础加固桩,包括上部桩基、下部桩基、托换钢管和操作坑,上部桩基下端与下部桩基上端连接,上部桩基上端依次穿过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和下回填土层并伸入到混凝土承台内,托换钢管下端与上部桩基连接,托换钢管上端与建筑物基础连接,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内具有桩基通道,上部桩基与桩基通道侧壁之间有间隙。该加固桩能够有效消除自重湿陷性黄土层负摩阻力对上部桩基的影响,保证该加固桩传递荷载由下部桩基与非湿陷性黄土层之间摩擦力来承担。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压桩施工方法,其包括开挖操作坑;下部桩基施工;上部桩基施工;连接上部桩基和建筑物基础;混凝土承台施工。该压桩施工方法提高了压桩施工的效率。
上述的两种单一的地基处理技术往往难以实现工程技术要求,质量难以保证,且工程造价较高。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地基处理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地基处理的复合型加固桩,能够综合各种地基处理技术的优点,在较低的工造基础上获得较高的地基承载力和达到控制地基变形的目的,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地基处理的复合型加固桩,包括外桩体、内桩体、桩基组件和桩盖;
外桩体为圆柱体结构,外桩体中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浇注槽,第一浇注槽的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结构,第一浇注槽的底部设有圆柱体结构的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上设有正四棱台结构的第一限位块,第一浇注槽的底部侧壁向内凹陷形成一圈第一注砂腔;
内桩体包括截面为正六边形结构的内桩底座和圆柱体结构的内桩管,内桩管同轴的固定在内桩底座上,内桩底座与第一浇注槽间隙配合,内桩体设置在外桩体中,内桩底座的底部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与第一限位块间隙配合,内桩管上设有第一通道,内桩底座上设有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连通,第二通道与第一注砂腔相连通,内桩底座上设有第一定位柱;
多个桩基组件依次套设在内桩管的外部、并叠放在内桩底座的上方;
桩基组件包括外插接环、内限位环和上固定环;
外插接环的外壁为正六边形结构,外插接环的底部设有三个第一定位槽,外插接环的顶部设有三个第二定位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84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碎石桩施工桩管及施工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软地基处理的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