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装配式复合型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9136.3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3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徐菊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菊芬;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66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板 固定板 墙体 玻璃纤维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 快速装配式 顶部设置 墙本体 装配 内部中间位置 固定板连接 固定连接块 连接钢筋 内部设置 外侧设置 卡合 凸形 填充 防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装配式复合型墙体,包括连接块和装配墙本体,所述装配墙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填充有玻璃纤维混凝土,所述连接块的内部位于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外侧设置有墙体,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块的第一连接钢筋。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块的顶部通过连接板与固定板连接,且连接块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则固定板与连接板组成的形状为凸形,凹槽用于对连接板进行卡合,因此这样的卡合方式能够使得连接块两两之间连接更加紧密,能够起到防水和遮风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墙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装配式复合型墙体。
背景技术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
然而现有的装配式墙体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传统的装配式墙体一般连接结构较为简单,安装时缝隙处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从而导致装配墙本体内渗水和进风,时间久了,会严重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因此设计出一种密封性能好的装配式复合型的墙体还是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快速装配式复合型墙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装配式复合型墙体,包括连接块和装配墙本体,所述装配墙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填充有玻璃纤维混凝土,所述连接块的内部位于玻璃纤维混凝土的外侧设置有墙体,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块的第一连接钢筋,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开设有用于卡合固定板的凹槽,且凹槽的外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块的第二连接钢筋,所述装配墙本体的表壁上开设有锚固螺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装配墙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连接块,且多个连接块两两之间间距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板为L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板关于连接块的竖直中线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装配墙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装配墙本体的第三连接钢筋。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连接块的顶部通过连接板与固定板连接,且连接块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则固定板与连接板组成的形状为凸形,凹槽用于对连接板进行卡合,因此这样的卡合方式能够使得连接块两两之间连接更加紧密,能够起到防水和遮风的效果,其次,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块的第一连接钢筋,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块的第二连接钢筋,则第一连接钢筋、第二连接钢筋能使得连接块之间更加稳定,从而使得装配墙本体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快速装配式复合型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墙本体的侧视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菊芬;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徐菊芬;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9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