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晶器铜管电镀铬的单质镍过渡层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9833.9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7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汝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大港镀锌厂 |
主分类号: | B22D11/059 | 分类号: | B22D11/059;C25D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套管 防护主体 固定套 外端面 结晶铜管 耐高温 镀层 本实用新型 结晶器铜管 等距固定 单质镍 电镀铬 防护套 过渡层 钢制 内端面中心 防护性能 固定卡环 内部固定 实用性能 提高装置 侧端面 内端面 支撑杆 组连接 插接 卡轴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晶器铜管电镀铬的单质镍过渡层,包括结晶铜管主体和防护主体,所述结晶铜管主体的外端面固定套接有耐高温镀层,所述防护主体固定套接在耐高温镀层的外端面,所述耐高温镀层的外端面均匀等距固定连接有四组钢制防护套,所述钢制防护套的内端面中心位置固定插接有支撑杆,所述防护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套管,所述第二防护套管的内端面均匀等距固定连接有六组连接卡轴,所述第二防护套管的外端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防护套管,所述第一防护套管的侧端面固定套接有固定卡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结晶铜管主体和防护主体,能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能,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外部防护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铬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晶器铜管电镀铬的单质镍过渡层。
背景技术
结晶器是冶炼厂连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结晶器铜管又是结晶器上的重要部件,由于高温钢水直接流经结晶器铜管,为使连铸作业过程稳定,又保障设备及操作人员安全,就要求结晶器铜管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通过在铜管内壁镀铬生产出具有硬铬镀层的结晶器铜管,因可大大提高结晶器铜管的耐高温、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且生产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而得到较普遍的应用,但是现在的结晶器铜管有以下的缺陷:一、目前的结晶器铜管的内部镀层,由于与铜管本身的膨胀系数不同,极其容易脱落,从而造成了结晶铜管的使用寿命较低,二、现在结晶器铜管的外部防护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晶器铜管电镀铬的单质镍过渡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晶器铜管电镀铬的单质镍过渡层,包括结晶铜管主体和防护主体,所述结晶铜管主体的外端面固定套接有耐高温镀层,所述防护主体固定套接在耐高温镀层的外端面,所述耐高温镀层的外端面均匀等距固定连接有四组钢制防护套,所述钢制防护套的内端面中心位置固定插接有支撑杆,所述防护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套管,所述第二防护套管的内端面均匀等距固定连接有六组连接卡轴,所述第二防护套管的外端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防护套管,所述第一防护套管的侧端面固定套接有固定卡环,所述结晶铜管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铜管,所述固定铜管的外端面均匀等距固定连接有六组固定卡轴,所述固定卡轴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与连接卡轴相适配的卡轴卡槽,所述固定铜管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镍铜冶金结合层,所述镍铜冶金结合层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纯镍层,所述纯镍层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镍铬冶金结合层。
优选的,所述防护主体的侧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连接通孔,且连接通孔与固定铜管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卡轴卡槽共设有六组,且呈环形分布在固定铜管的外端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共设有十二组,且呈环形贯穿连接在钢制防护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套管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耐腐蚀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护套管内部的两组连接卡轴之间开设有卡槽,且卡槽与固定卡轴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结晶铜管主体,结晶铜管主体的内部设有固定铜管、镍铜冶金结合层、纯镍层和镍铬冶金结合层,靠近固定铜管的内部的过渡层为镍铜冶金结合层,镍铜冶金结合层内部的材料为镍铜冶金,与铜的膨胀系数相似,在铜管输送各种高温物质时,镍铜冶金结合层与固定铜管的膨胀收缩系数相近,从而使得镍铜冶金结合层不易从固定铜管的内部脱落,进一步的稳固了后续两层镀层的基础,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目前的结晶器铜管的内部镀层,由于与铜管本身的膨胀系数不同,极其容易脱落,从而造成了结晶铜管的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大港镀锌厂,未经天津市大港镀锌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9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出水孔角度的半连续铸造用模具
- 下一篇:一种薄带连铸对流式布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