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0149.8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5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谢莹山;丁冉冉;潘启明;杨健;董红莉;唐子杰;湛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佳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芜湖联合新能源重卡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5/02 | 分类号: | B60G1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李睿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器 螺簧 上支架 车架 悬架装置 车桥 本实用新型 模块化设计 并列设置 单独设置 弹性元件 集成安装 占用空间 传统的 外侧面 上端 板簧 下端 紧凑 灵活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车架、车桥以及用以连接所述车架和所述车桥的悬架装置,所述悬架装置包括:螺簧、减震器和上支架;所述螺簧和所述减震器并列设置,且二者的上端均与所述上支架连接;所述车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上支架及对应的所述螺簧和所述减震器,所述上支架连接所述车架的外侧面;所述螺簧和所述减震器的下端均连接所述车桥。本实用新型的悬架装置采用螺簧为弹性元件,相较于传统的板簧占用空间小;同时,减震器和螺簧集成安装于上支架,模块化设计便于灵活应用,同时,省去单独设置用于安装减震器的部件,结构更加紧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模块化悬架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根据车桥的数量配备悬架装置,尤其是特种消防车,其同一辆车上配合的悬架装置大多是不同。而且悬架装置各部分安装分散,如板簧、减震器等,导致悬架装置的各部件分散设置,布置凌乱,占用空间多。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及其悬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悬架装置各部件分散设置,布置凌乱,且占用空间多等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包括:车架、车桥以及用以连接所述车架和所述车桥的悬架装置,所述悬架装置包括:螺簧、减震器和上支架;所述螺簧和所述减震器并列设置,且二者的上端均与所述上支架连接;所述车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上支架及对应的所述螺簧和所述减震器,所述上支架连接所述车架的外侧面;所述螺簧和所述减震器的下端均连接所述车桥。
在优选方案中,每一所述上支架连接有两个所述减震器,且该两所述减震器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分列于所述螺簧的前方和后方。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上支架包括:具有下开口的盒体,以及沿所述盒体外壁水平延伸的安装部;所述螺簧的上端穿过所述盒体的下开口并安装于所述盒体内,所述减震器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安装部。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车架包括两纵梁;所述上支架安装于所述纵梁的外侧面;所述悬架装置还包括:上推力杆、下推力杆和推力杆支架;所述推力杆支架连接所述车架的两纵梁;所述上推力杆和所述下推力杆均位于所述车架的下方,且所述上推力杆位于所述下推力杆的上方;所述上推力杆和所述下推力杆的一端均与所述推力杆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桥连接。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推力杆支架包括:对应连接两纵梁的侧支架,以及连接于所述两侧支架之间的中间连接件;每一所述侧支架均连接有一上推力杆和一下推力杆;与两侧支架连接的两所述上推力杆与所述车桥的连接点均靠近于所述车架的中轴线,以使两所述上推力杆在水平面内呈V形分布;与两侧支架连接的两所述下推力杆均对应位于所述纵梁的下方,且与所述纵梁平行设置。
在优选方案中,两所述上推力杆与所述车桥的连接点具有间隙。
在优选方案中,每个所述侧支架均具有竖直且相互垂直的安装板和固定板;所述安装板沿所述车架长度方向布设,且其上部与所述纵梁的外侧面连接;所述固定板沿所述车架宽度方向布设,其一竖直侧边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其顶边与所述纵梁的底面连接;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固定板构成一夹角,所述夹角内设有与所述上推力杆和所述下推力杆连接的连接部。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安装板的横截面在高度方向上呈上宽下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悬架装置采用螺簧为弹性元件,相较于传统的板簧占用空间小;同时,减震器和螺簧集成安装于上支架,模块化设计便于灵活应用,同时,省去单独设置用于安装减震器的部件,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悬架装置与车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佳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芜湖联合新能源重卡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佳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芜湖联合新能源重卡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01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