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静脉泵用气囊加压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0542.7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2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邹大雁;肖俐;丁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大雁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气囊袋 气囊加压 下肢静脉 泵用 本实用新型 方便更换 进气软管 软管连接 外侧设置 固定袋 连接带 拉链 侧边 底端 对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肢静脉泵用气囊加压带,它包括横气囊和纵气囊,所述横气囊和纵气囊之间通过软管连接,在纵气囊的底端连接有进气软管,在横气囊和纵气囊的外侧包裹有对称的一层气囊袋,所述气囊袋为T型结构,在气囊袋的侧边设有若干连接带。通过在气囊通路的外侧设置气囊袋,在气囊袋的中间设一拉链,可以方便更换内部的气囊及固定袋,气囊袋设置为方便拆的结构,这样操作方便,取得了非常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静脉泵用气囊加压带,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下肢静脉泵用气囊加压带是下肢静脉泵的一部分,下肢静脉泵是利用气压袋对肢体反复地压迫和松弛,从而深度按摩肌肉组织,以促进静脉血液与淋巴液回流,能够及时的增加血液循环,预防血栓,恢复肌肉疲劳,缓解神经和肌肉疼痛达到治疗的目的,下肢静脉泵用气囊加压带的结构,在有效预防血栓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下肢静脉泵用气囊加压带的气囊和固定带为一体,固定带结构强度较低,在压缩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固定带容易变形,预防血栓和治疗效果不明显,且不耐用,更换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肢静脉泵用气囊加压带,它的气囊通路和固定带是分开的。在气囊通路为内部,外部为固定袋,在固定袋的中间设一拉链,可以方便让内部的气囊通路放入,气囊固定袋设置为方便更换的结构,这样操作方便,解决了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肢静脉泵用气囊加压带,它包括横气囊和纵气囊,所述横气囊和纵气囊之间通过软管连接,在纵气囊的底端连接有进气软管,在横气囊和纵气囊的外侧包裹有对称的一层气囊带,所述气囊带为T型结构,在气囊带的侧边设有若干连接带。
所述气囊带的一侧中间设有竖直的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为拉链结构。
所述连接带为魔术贴、粘扣或按扣结构。
所述气囊带的材料为多层的尼龙、棉布或纤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方便实用,下肢静脉泵用气囊加压带的固定带的固定袋与气囊通路为分开的,固定袋结构强度高,在压缩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固定袋不容易变形,预防血栓和治疗效果明显且耐用,降低了换成本,容易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参照本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下肢静脉泵用气囊加压带,它包括横气囊3和纵气囊5,所述横气囊3和纵气囊5之间通过软管连接,在纵气囊5的底端连接有进气软管6,在横气囊3和纵气囊5的外侧包裹有对称的一层气囊带4,所述气囊带4为T型结构,在气囊带4的侧边设有若干连接带1。
进一步的,气囊带4的一侧中间设有竖直的连接件2。
进一步的,连接件2为拉链结构。
进一步的,连接带1为魔术贴、粘扣或按扣结构。
进一步的,气囊带4为多层的尼龙、棉布或纤维材料缝纫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大雁,未经邹大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05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化内科用辅助治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罐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