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针插头校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1506.2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7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光;李弈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东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04 | 分类号: | G01R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8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万用表 多针插头 插针 弹性拨片 人力负担 探针插孔 校检装置 上悬板 悬板 提示 本实用新型 发光二极管 插接安装 可维护性 滑动 打滑 端线 滑块 探针 线夹 磨损 | ||
本实用新型多针插头校检装置,通过上弹性拨片与上悬板一路形成检测插针的回路,通过下弹性拨片与下悬板一路形成提示插针序号的回路,通过上悬板和下悬板的插接安装,可以更换,提高磨损后的可维护性。通过滑块的快速滑动和发光二极管的提示,可快速准确地确定所检测的回路是否是需检测的回路,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力负担。在检测时,将线夹夹着多针插头所有需检测的插针端线,再分别将万用表的两根探针分别插入万用表第一探针插孔和万用表第二探针插孔,只需拨打滑块即可,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力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针插头校检装置,属于检测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多针插头的应用过程中,并非要利用所有插针,而是根据使用目的选择其中的几个进行利用,比如24针插头中仅用第2、4、9针,相应地,上述3个插针尾部分别连接的3根端线并伸出插头,为确实此多针插头连线是否导通,需要对上述3根插针及端线进行检测,因此,需要用万用表的两根探针分别接触插针及连接插针的端线。但是由于插针具有24根,且插针所在空间较小,插针分布较密,故在检测时,人力劳动繁杂,导致频繁出错,检测效率低下。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针插头校检装置,能提高校检效率,降低人力负担,提高校检准确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多针插头校检装置,包括:外壳、插针孔、上悬板、下悬板、中悬梁,在外壳的一侧设置有与多针插头相匹配的插针孔,
在外壳内部设有插槽,上悬板、中悬梁及下悬板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插接在外壳内腔中,上悬板、中悬梁及下悬板三者依次由上到下平行设置;在上悬板底部设有多个楔形第一凸起,在下悬板顶部设有多个楔形第二凸起,多个楔形第一凸起与多个楔形第二凸起一一上下对应,
在第一凸起的沿上悬板长度方向的侧面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凸起之间的上悬板下表面均涂设有第一导电涂层,同一个第一凸起两个侧面的第一导电涂层之间绝缘,相邻的两个第一凸起相对的两个侧面及其之间的上悬板下表面的第一导电涂层连通,
第一导电涂层在沿上悬板宽度方向分为相分离的第一前导电涂层和第一后导电涂层,第一前导电涂层和第一后导电涂层分别通过经导电涂层延伸至上悬板的上表面形成第一前导电涂层接触点和第一后导电涂层接触点;
在第二凸起的沿下悬板长度方向的侧面上、相邻的两个第二凸起之间的下悬板上表面均涂设有第二导电涂层,同一个第二凸起两个侧面的第二导电涂层之间绝缘,相邻的两个第二凸起相对的两个侧面及其之间的下悬板上表面的第二导电涂层连通,
第二导电涂层在沿下悬板宽度方向分为相分离的第二前导电涂层和第二后导电涂层,第二前导电涂层和第二后导电涂层分别通过经导电涂层延伸至下悬板的下表面形成第二前导电涂层接触点和第二后导电涂层接触点;
在中悬梁上设有可沿中悬梁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滑块上下设置有上弹性拨片和下弹性拨片,上弹性拨片和下弹性拨片随滑块滑动分别在相邻第一凸起之间、相邻第二凸起之间拨动且分别与第一凸起侧面或相邻第一凸起之间的上悬板下表面的第一导电涂层、第二凸起侧面或相邻第二凸起之间的下悬板上表面的第二导电涂层接触,分别连通第一前导电涂层和第一后导电涂层、第二前导电涂层和第二后导电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东学院,未经辽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15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