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密封圈的特殊密封结构转盘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4255.3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9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时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达特种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孙腾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密封结构 轴承内圈 轴承外圈 转盘轴承 滚珠 隔离块 本实用新型 产品装配 承载负荷 加工流程 加工周期 力学性能 密封性能 滚道 套圈 轴承 滚动 一体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密封圈的特殊密封结构转盘轴承,它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滚珠以及隔离块;所述的滚珠与隔离块交替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上均设有滚珠滚动的滚道。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利用了轴承的内外套圈的本体形成一体化的密封结构,省去密封圈的使用,密封性能好,且不影响其力学性能和承载负荷,产品了加工工艺也采用非常规的加工流程与方法,且产品装配便捷快速,与常规转盘轴承相比,无形了缩短了加工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密封圈的特殊密封结构转盘轴承。
背景技术
转盘轴承的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一般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但在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中,一般密封材料因无法适应其环境。常规转盘轴承在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中,易密封材料无法适应其环境,出现老化、断裂现象,轴承滚球润滑油泄漏,长时间造成轴承磨损加重,进而造成轴承损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密封圈的特殊密封结构转盘轴承,利用了轴承的内外套圈的本体形成一体化的密封结构,省去密封圈的使用,密封性能好,且又不影响其力学性能和承载负荷,产品了加工工艺也采用非常规的加工流程与方法,且产品装配便捷快速,与常规转盘轴承相比,无形了缩短了加工周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一种无密封圈的特殊密封结构转盘轴承,它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滚珠以及隔离块;所述的滚珠与隔离块交替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上均设有滚珠滚动的滚道;所述的轴承外圈内周面设置有第一环状凸起,位于轴承外圈一端,轴承外圈另一端端面内侧设置有第一开口环槽;所述的轴承内圈外周面设置有第二环状凸起,位于轴承内圈一端,轴承内圈另一端端面外侧设置有第二开口环槽;所述的轴承内圈嵌装在轴承外圈内,第一环状凸起嵌装在第二开口环槽内,第二环状凸起嵌装在第一开口环槽内,第一环状凸起与第二开口环槽之间旋转密封接触,第二环状凸起与第一开口环槽之间旋转密封接触。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第一环状凸起内端面外侧边设置有第三环状凸起,第三环状凸起嵌装在第二开口环槽内,第三环状凸起与第二开口环槽之间旋转密封接触,结构更加合理,密封性能更加佳。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第二环状凸起内端面外侧边设置有第四环状凸起,第一开口环槽外侧端设置有第一环槽,第四环状凸起嵌装在第一环槽内,第四环状凸起与第一环槽之间旋转密封接触,结构更加合理,密封性能更加佳。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过渡接触夹角均采用采用超小圆弧角设计,保证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密封性能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半剖结构示意图(1)。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半剖结构示意图(2)。
图中 01 轴承外圈,02 轴承内圈,03 滚珠,04 隔离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达特种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达特种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42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608轴承内圈防尘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独立密封的轴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