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跨度混凝土井字梁屋盖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7709.2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8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夙凡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21 | 分类号: | E04B5/21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6 | 代理人: | 李韵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盖 井字梁 浇筑层 支撑柱 底端 大跨度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 顶端设置 建筑结构 保温层 防水层 固定板 承重负荷 顶部设置 防护面层 连接结构 整个结构 支撑杆 减小 下端 分担 承载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混凝土井字梁屋盖建筑结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屋盖,所述屋盖的底部设置有井字梁,所述井字梁的两端均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屋盖的顶端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底端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浇筑层,所述第一浇筑层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井字梁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浇筑层,所述第二浇筑层内设置有H形钢架,所述H形钢架的顶部通过支撑杆与固定板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浇筑层的底部设置有防护面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屋盖与井字梁的配合,使得整个连接结构中屋盖的负荷主要被具有承载富余的井字梁分担,减小了屋盖的承重负荷,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跨度混凝土井字梁屋盖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功能要求的提高,局部抽柱形成大跨度屋盖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的大跨度重荷载屋盖,如何在保证屋盖结构安全度的前提下减少梁高、控制结构挠度、降低结构造价、合理利用空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大跨度的混凝土悬挑结构本身自重大,结构截面较大,如再承受幕墙等维护结构的重量,则会给混凝土悬挑构件的承载力较为苛刻的要求,容易造成损坏。因此,发明一种大跨度混凝土井字梁屋盖建筑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混凝土井字梁屋盖建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跨度混凝土井字梁屋盖建筑结构,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屋盖,所述屋盖的底部设置有井字梁,所述井字梁的两端均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屋盖的顶端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底端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浇筑层,所述第一浇筑层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井字梁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浇筑层,所述第二浇筑层内设置有H形钢架,所述H形钢架的顶部通过支撑杆与固定板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浇筑层的底部设置有防护面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浇筑层的顶端设置有弹性连接层,所述弹性连接层的顶部与固定板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支撑杆呈矩形阵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井字梁内设置有H形钢架,在H形钢架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与固定板连接,通过屋盖与井字梁的配合,使得整个连接结构中屋盖的负荷主要被具有承载富余的井字梁分担,减小了屋盖的承重负荷,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井字梁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支撑柱1、屋盖2、井字梁3、防水层4、保温层5、第一浇筑层6、固定板7、弹性连接层8、第二浇筑层9、H形钢架10、支撑杆11、防护面层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夙凡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夙凡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7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