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8300.2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0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侯福金;陈旭光;赵然;蒋庆;张建华;张凤鹏;李涛;顾瑞海;周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高速济莱城际公路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5/44 | 分类号: | E21D15/44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刘晓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体支撑 套筒 侧向支撑杆 滑槽 球头 支架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液压装置 爆破 隧道 应用范围广 拆卸方便 对称设置 高度调节 角度调节 角度可调 螺纹连接 上下移动 旋转套筒 相对面 扰动 松开 岩体 支撑 卡住 开挖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支架,包括主体支撑杆、侧向支撑杆、套筒和底座,主体支撑杆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推动主体支撑杆上下移动的液压装置,主体支撑杆的中上部对称设置滑槽,侧向支撑杆的末端设置球头,球头的一部分置于滑槽中,滑槽的上方和下方设置套筒,套筒与主体支撑杆螺纹连接,两套筒的相对面之间的距离允许套筒将球头卡住和松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支撑角度可调,通旋转套筒实现了侧向支撑杆的角度调节,通过液压装置实现了支架的高度调节,灵活性好;(2)结构简单,安装与拆卸方便,有利于推进施工速度;(3)还可在初始爆破阶段用于支撑已开挖段的岩体,以减少爆破所引起的扰动破坏,应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支架。
背景技术
隧道是建筑在岩体、水底或土体的,两端有出口的,工车辆、行人、水流及管线通过的通道。在隧道开挖后,为了有效地约束和控制围岩的变形,提高隧道围岩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以及确保隧道在之后的运营过程中的稳定安全性,必须进行有效的支护。因此隧道一经开挖便需要进行初期的锚喷支护以保护和加强围岩稳定性,当初期支护结构稳定后便需要进行二次衬砌来确保隧道整体的永久稳定。
隧道结构是由围岩以及支护体共同构成,在支护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围岩稳定、保证围岩以及支护体更好的结合。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大型的支撑架来支撑,但其有结构复杂、支撑角度单一、成本昂贵、不便于施工的各种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的隧道支撑架存在的结构复杂、支撑角度单一、不便于施工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隧道支架,结构简单、支撑角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隧道支架,包括主体支撑杆、侧向支撑杆、套筒和底座,主体支撑杆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推动主体支撑杆上下移动的液压装置,主体支撑杆的中上部对称设置滑槽,侧向支撑杆的末端设置球头,球头的一部分置于滑槽中,滑槽的上方和下方设置套筒,套筒与主体支撑杆螺纹连接,两套筒的相对面之间的距离允许套筒将球头卡住和松开。
进一步的,所述侧向支撑杆的前端设置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支撑角度可以灵活调整,通旋转套筒实现了侧向支撑杆的角度固定,通过液压装置实现了支架的高度调节;(2)结构简单,安装与拆卸方便,有利于推进施工速度;(3)还可在初始爆破阶段用于支撑已开挖段的岩体,以减少爆破所引起的扰动破坏,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隧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支撑杆;11、滑槽;2、侧向支撑杆;3、球头;4、套筒;5、底座;51、液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支撑杆1、侧向支撑杆2、套筒4和底座5。主体支撑杆1竖直设置在底座5上。底座5上设置液压装置51,用于控制主体支撑杆1上下移动。主体支撑杆1的中上部对称设置滑槽11,滑槽11的内表面为弧形面,侧向支撑杆2的末端设置球头3,球头3的一部分置于滑槽11中自由滑动而不脱出,侧向支撑杆2与套筒形成万向球头连接。主体支撑杆1位于滑槽11的上方和下方的部分设置套筒4,主体支撑杆1位于滑槽11的上方和下方的部分还设置外螺纹,套筒4与主体支撑杆1螺纹连接。套筒4的筒壁具有一定的厚度,旋转套筒4,套筒4的相对面能够将球头3卡住或者松开。
为了使套筒4能够更好地固定球头3的位置,套筒4的相对面上设置防滑花纹或者防滑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高速济莱城际公路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未经山东高速济莱城际公路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8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支架的导向套
- 下一篇:超前支护单体防倒硬性连接架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