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胶线生产除粉回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11227.4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0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付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粤振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2 | 分类号: | B08B1/02;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93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筒 硅胶线 螺旋叶片 滑石粉 出粉口 滚动轴承 回收结构 齿槽 本实用新型 电机传动轴 齿轮啮合 方向设置 回收处理 生产环境 贴合设置 回收槽 毛刷 内壁 内环 外壁 支架 沉积 粘贴 粉尘 转动 穿过 回收 生产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胶线生产除粉回收结构,沿硅胶线前进方向设置有供所述硅胶线穿过螺筒,所述螺筒套设在滚动轴承内,使得螺筒可以随滚动轴承的内环自由转动;在所述螺筒的外壁上设置有齿槽,所述齿槽与一安装在电机传动轴上的齿轮啮合,在所述螺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在所述螺旋叶片的端面上粘贴有毛刷,在所述螺筒的一端贴合设置有出粉口,所述出粉口固定在一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回收槽上;所述螺旋叶片的旋向使螺筒在转动时可以将沉积在螺旋叶片间隔中的粉尘引导至出粉口。该结构可以在清除硅胶线上的滑石粉的同时对滑石粉进行回收处理,除粉效果及回收效果好,有效的防止了滑石粉对生产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胶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胶线生产除粉回收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硅料线材生产中线材成型后须经烘箱高温炼胶,温度为170-200度间,成品线材收线后线与线之间易粘连,造成客户裁线乱线,线材外观上破损浪费。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结合上面硅胶线生产上的困扰,押线时采用过滑石粉工艺解决上述问题,临时解决了粘线的困扰。虽然过粉工艺实质上解决了粘线的问题,可因过粉工艺,会使生产过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粉尘粘附在线上,随着线材的收线移动,粉尘造成生产现场粉尘危害,粉尘易造成环境污染,使生产场地脏乱,员工呼吸系统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胶线生产除粉回收结构,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技术滑石粉不易清除和不能很好回收、容易污染生产环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硅胶线生产除粉回收结构,沿硅胶线前进方向设置有供所述硅胶线穿过螺筒,所述螺筒套设在滚动轴承内,使得螺筒可以随滚动轴承的内环自由转动;所述滚动轴承固定在轴承底座上,所述轴承底座安装在支架上;在所述螺筒的外壁上设置有齿槽,所述齿槽与一安装在电机传动轴上的齿轮啮合,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在所述螺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在所述螺旋叶片的端面上粘贴有毛刷,所述毛刷沿螺旋叶片的延伸方向延伸,进而形成供所述硅胶线穿过的通道,同时毛刷紧贴所述硅胶线;在所述螺筒的一端贴合设置有出粉口,所述出粉口固定在一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回收槽上;所述螺旋叶片的旋向使螺筒在转动时可以将沉积在螺旋叶片间隔中的粉尘引导至出粉口。
进一步的,所述毛刷沿螺旋叶片端面的延伸方向满布。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轴承为一个或多个。
更进一步的,所述滚动轴承通过外环固定在轴承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螺筒在旋转时,其上的螺旋叶片也在旋转,使得带有滑石粉的硅胶线在穿过螺筒时,螺旋叶片上的毛刷可以持续的对硅胶线的表面进行清扫工作,扫除的滑石粉沉积在螺旋叶片的间隔中,随着螺旋叶片的转动,滑石粉经螺旋叶片的间隔被导出至出粉口处,进而回收至回收槽内,该结构可以在清除硅胶线上的滑石粉的同时对滑石粉进行回收处理,除粉效果及回收效果好,有效的防止了滑石粉对生产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筒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粤振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粤振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12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内机用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箱拉丝机绕线工字轮除锈除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