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震散热功能的动态电压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13964.8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9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周虎;崔慧明;刘利军;李玺;陈振勇;王程;张丹灵;杨俊伟;魏立保;刘昊;吴正功;吕桓;吴丽珍;兰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白银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2 | 分类号: | H02J3/12;H02B1/54;H02B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 下端 动态电压调节 螺杆 减震 弹簧伸缩杆 散热功能 上支撑板 直线滑轨 滑块 铰接 内壳 进气口 排风扇 本实用新型 可旋转连接 两端铰接 上端固定 外壳顶部 下支撑板 可开启 上表面 支撑板 上端 弹簧 仓门 孔板 拼接 配合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散热功能的动态电压调节装置,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动态电压调节单元;所述箱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可开启的仓门;所述外壳底面上设置有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上设置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分别与两个连杆的下端铰接,两个连杆的中部分别与弹簧的两端铰接;两个连杆的上端铰接在下支撑板的底部;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两个螺母,螺杆与所述螺母相配合,螺杆下端穿过所述螺母并与螺母相配合,所述螺杆下端与弹簧伸缩杆上端固定,所述弹簧伸缩杆的下端与上支撑板上表面可旋转连接;在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内壳,所述内壳采用孔板拼接而成;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排风扇和进气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态电压调节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减震散热功能的动态电压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理想的供电电压是纯正的正弦波,具有标称的电压幅值和频率。但由于电网设备的故障或非线性和冲击性负载的增长,电网电压的幅值和频率往往会发生偏离。当电网电压的幅值和频率偏离标称值一定的范围时,会给敏感性用户产生影响和伤害,这就产生了电能质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电压不平衡、过电压、欠电压、电压跌落、电压聚升、供电中断、电压瞬变、电压切痕、电压波动和电压闪变。前三种是稳态电能质量问题,后几种是动态电能质量问题。美国在90年代通过300多个电能质量观测器观测电能质量数据,大量统计数据表明:高达92%的扰动事件是电压跌落,它们的持续时间大多不超过2秒钟。持续时间在2秒钟到10分钟之间的电压中断仅占4%,其余的电能质量问题占余下的4%。由此可知,给敏感负载用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动态电能质量问题,解决电能质量问题就落实在治理动态电压问题上。当前最佳解决电能质量问题的方法是在负载用户侧安装电压补偿装置,它包括不间断电源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和动态电压补偿器DVR(Dynamics Voltage Restorer)。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动态电压调节装置散热性能差、易受震动损坏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散热功能的动态电压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减震散热功能的动态电压调节装置,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动态电压调节单元;所述动态电压调节单元包括三相整流单元、单相逆变单元以及耦合器单元;
所述箱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可开启的仓门;所述外壳底面上设置有直线滑轨,所述直线滑轨上设置有两个滑块,两个滑块分别与两个连杆的下端铰接,两个连杆的中部分别与弹簧的两端铰接;两个连杆的上端铰接在下支撑板的底部;
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两个螺母,螺杆与所述螺母相配合,螺杆下端穿过所述螺母并与螺母相配合,所述螺杆下端与弹簧伸缩杆上端固定,所述弹簧伸缩杆的下端与上支撑板上表面可旋转连接;在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内壳,所述内壳采用孔板拼接而成;
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排风扇和进气口。
优选的是,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四个滚轮,所述滚轮上设置有制动机构。
优选的是,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上设置有通风孔。
优选的是,所述螺杆顶部固定有手轮。
优选的是,所述三相整流单元为三相半桥换流器。
优选的是,所述单相逆变单元为单相H桥换流器。
优选的是,所述耦合器单元为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减震散热功能的动态电压调节装置,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并且具有减震的作用,能够提高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白银供电公司,未经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白银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39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能质量综合治理和功率优化的能量路由器
- 下一篇:分布式发电调压滤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