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绞双线的精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14662.2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3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孙逸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秋叶原实业有限公司;惠州市秋叶原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惠州华茂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8 | 代理人: | 赵莹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绞 绞盘 电线 螺纹杆 双线 反向转动 支架组件 支撑脚 台板 转动 本实用新型 动力组件 工作效率 旋转带动 传动轴 固定板 螺纹 绞缠 螺接 填装 咬合 缠绕 穿过 成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绞双线的精准结构,包括支架组件、动力组件和绞缠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撑脚、台板和固定板,所述台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脚;所述传动轴圈的转动给所述螺纹杆提供了动力和调整旋转的所述螺纹杆方向,所述螺纹杆的转动使得螺接的所述绞盘开始反向转动前进,所述绞盘被相互咬合的螺纹推动前进,所述绞盘的反向转动带动两条电线之间相互缠绕对绞,并缓缓穿过所述圆筒,所述绞盘不停的旋转带动越来越多的电线进入保护套中,成功并快速的填装对绞的电线,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电线对绞双线在相互交叉对绞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或者对绞不完整,对绞速度慢等问题,减少了工作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绞双线的精准结构。
背景技术
电线是指芯数少、产品直径小、结构简单的产品,用于电力、通信及相关传输用途的材料,电线是由一根或几根柔软的导线组成,外面包以轻软的护层;电缆是由一根或几根绝缘包导线组成,外面再包以金属或橡皮制的坚韧外层,电缆与电线一般都由芯线、绝缘包皮和保护外皮三个组成部分组成。
目前市场上电线对绞双线在相互交叉对绞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或者对绞不完整,对绞速度慢等问题,造成了工作时间的延长,工件质量的下降,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从而使得生产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绞双线的精准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电线对绞双线在相互交叉对绞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或者对绞不完整,对绞速度慢等问题,造成了工作时间的延长,工件质量的下降,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从而使得生产成本的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绞双线的精准结构,包括支架组件、动力组件和绞缠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撑脚、台板和固定板,所述台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脚,所述台板位于所述支撑脚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台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台板的上表面,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传动电机、转轴、皮带和传动轴圈,所述传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脚,所述传动电机位于所述支撑脚的外侧壁,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电机,所述转轴位于所述传动电机的外侧壁,所述传动轴圈通过所述皮带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传动轴圈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所述传动电机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所述绞缠组件包括圆筒、观察窗、绞盘、夹持块和螺纹杆,所述圆筒固定连接于所述台板,所述圆筒位于所述台板的上表面,所述观察窗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圆筒,所述观察窗位于所述圆筒的外侧壁,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轴圈,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传动轴圈的内侧壁,所述绞盘螺接于所述螺纹杆,所述绞盘位于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所述夹持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绞盘,所述夹持块位于所述绞盘的外表面,所述绞盘的外表面开设有孔洞。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圈的内部设置为光滑,所述传动轴圈的内径恰好与所述螺纹杆的外径相同。
所述孔洞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所述孔洞的内部设置有螺纹且所述孔洞螺接于所述螺纹杆。
所述夹持块分为两个部分套圈和抵持块,套圈的内径和另两个所述孔洞的内径相同,抵持块螺接于套圈。
所述圆筒的内部设有螺纹,所述圆筒螺接于所述绞盘,所述圆筒位于所述绞盘的外侧壁。
所述观察窗的形状为圆弧型且所述观察窗设置为推拉式,所述圆筒的两端设置为不同的规格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秋叶原实业有限公司;惠州市秋叶原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秋叶原实业有限公司;惠州市秋叶原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46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