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机进气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14826.1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3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叶洁;朱杰;兰棠洁;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2 | 分类号: | F02F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席勇;高清峰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道 双进气道 串联 远端 近端 进气管 气体机 本实用新型 气缸 收窄 连通 空气滤清器 螺旋进气道 切向气道 清洁空气 进气量 均匀性 入口处 保证 过滤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机进气道,其包括:进气管以及第一串联双进气道至第六串联双进气道。进气管,用以接收经空气滤清器过滤后的清洁空气;第一串联双进气道至第六串联双进气道的一端分别与进气管连通,且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气缸至第六气缸连通,第一串联双进气道至第六串联双进气道的另一端分别具有第一近端进气道至第六近端进气道与第一远端进气道至第六远端进气道;其中,第一远端进气道至第四远端进气道为螺旋进气道;其中,第五远端进气道为切向气道;其中,第六近端进气道局部收窄,且第六近端进气道的入口处进行收窄。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机进气道,可以保证各缸进气量的同时,保证各缸均匀性,保证燃烧充分、平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体机进气道。
背景技术
众说周知,气体机进气道是燃烧系统设计和缸盖总体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充气效率和空气运动状态对缸内燃烧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合理的进气道样式也有利于缸盖总体结构布置和设计,保证气体机整机性能及排放,改善缸盖冷却,提高可靠性。现有四气门气体机气门通常采用串联布置或扭转布置,进气道通常为串联气道或半并联的气道,其中一个为螺旋气道,另一个为切向气道或者为双螺旋进气道;采用上述气道布置形式的进气道均为联体气道,每个气缸盖内具有与气缸数量相同的联体进气道,为满足气道和冷却水套布置空间,同时兼顾铸造工艺性的前提下,采用现有进气道的气缸盖通常采用镶火花塞护套来实现火花塞的安装和密封缸盖水腔。同时,为提高兼容性,进气道可集成进气管结构,减少密封接口,保证进气一致性,提高使用可靠性。
气体机进气道布置关系到缸内涡流强度和流量系数,同时影响缸盖鼻梁区冷却通道布置,现有气体机进气道布置存在如下问题:
1、串联或半并联进气道在发动机进气过程中两个进气流道存在互相干扰情况,在不同的气门升程情况下,近端气门气流较紊乱,影响各缸涡流比均匀性;
2、为满足气道和冷却水套布置空间,同时兼顾铸造工艺性的前提下,采用现有进气道的气缸盖通常采用镶火花塞护套来实现火花塞的安装和密封缸盖水腔,但是安装火花塞护套需要专用的工装设备保证,工艺较繁琐,同时增加气缸盖成本;
3、随着气体机排放升级和功率提升,缸内爆发压力不断提升,镶火花塞护套的气缸盖火力面结构强度偏低,存在气缸盖变形大、气缸盖垫片密封失效、火花塞护套漏水等潜在风险;
4、因整机需要与整车配套,导致进气管会出现不同的结构,而进气管内气道结构会直接影响各缸涡流比,导致同样缸盖配不同进气管,最终出现不同的各缸涡流比,严重影响了各缸燃烧均匀性。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机进气道,从而克服现有的气体机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及涡流比难以兼顾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要求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机进气道,其包括:进气管以及第一串联双进气道至第六串联双进气道。进气管用以接收经空气滤清器过滤后的清洁空气;第一串联双进气道至第六串联双进气道的一端分别与进气管连通,且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气缸至第六气缸连通,第一串联双进气道至第六串联双进气道的另一端分别具有第一近端进气道至第六近端进气道与第一远端进气道至第六远端进气道;其中,第一远端进气道至第四远端进气道为螺旋进气道;其中,第五远端进气道为切向气道;其中,第六近端进气道局部收窄,且第六近端进气道的入口处进行收窄。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气体机进气道还包括:第一排气道至第六排气道,其分别与第一气缸至第六气缸连通,且第一排气道至第六排气道与第一串联双进气道至第六串联双进气道围绕火花塞座四周平行布置。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进气管集成于气缸盖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48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雾器发动机缸盖
- 下一篇:一种分体组装的耐用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