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石应力耦合试验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15567.4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3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崔中兴;窦宝;李锦;马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3/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宁文涛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力耦合 岩石 压力室 试验仪 液压源 本实用新型 渗透水压力 稳定性评价 轴向机械力 工程岩体 试验过程 系统提供 岩石试件 轴向压力 耦合状态 耦合作用 实验场 压力源 耦合的 渗流 围压 轴向 施加 研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石应力耦合试验仪,包括压力室和液压源系统两部分结构,压力室提供实验场,液压源系统提供压力室所需的各种压力源,在岩石应力耦合试验过程中,可以在岩石试件上施加轴向机械力,实现围压、轴向压力和轴向渗透水压力耦合的实验目的;以实现应力与渗流耦合状态下的水‑岩耦合作用对岩石的破坏机理的研究工作,为工程岩体的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体水力学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石应力耦合试验仪。
背景技术
我国西部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岩土工程均会受到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引发一些地域性工程地质问题。如水利工程、公路工程、铁道工程、矿山工程等常会遇到工程岩(土)体与渗流场的相互作用问题。地质灾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岩体内温度场、渗流场和应力场的改变,引起岩石内部细观裂纹扩展演化的结果在宏观上岩体应力应变特征变化的客观表现。应力场、渗流场耦合系统是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研究水-岩相互作用的力学机制和岩石内部细观损伤演化过程及其破裂模式,从细观到宏观两方面揭示出水-岩相互作用的损伤扩展机理,可以为工程岩体的稳定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岩石材料的损伤破坏特性是解决岩体稳定性评价问题的关键问题之一。岩体边坡基础和地下洞室的稳定性问题常涉及稳定阶段、破坏阶段、破坏后阶段,常常表现为大变形、流变、软化或突变破坏。水电工程中的岩质边坡、隧洞、地基的工程性质评价,核废料的地下埋藏处置,采矿、钻井等人类工程活动,地震预报,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防治,都离不开对岩石材料和岩体变形及其强度特性的分析和研究,问题的关键就是对于岩石内部破裂过程的研究。
对于大多数岩石来说,完整的岩块的渗透系数极为微弱,从工程的观点常忽略不计,可认为水流只在岩体的裂隙网络中流动。在荷载作用下,岩体绝大部分的变形发生在裂隙,引起裂隙变形的主要因素是应力和渗流,而裂隙的过水能力又和裂隙宽的三次方成比例。因此,裂隙岩体渗流场受应力状态的影响很大,而渗流场的改变将改变渗透体积力的分布,渗透体积力又必将对应力场产生影响。这个相互影响是岩体力学至关重要的特性。由于大部分岩体都处于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之中,而岩石的渗透性一般都极弱,所以岩体的渗透性取决于裂隙的发育程度。岩体裂隙中的地下水具有渗透压力,通过作用于岩体的裂隙面而使岩体变形。所以,除了应力对岩石造成变形损伤外,渗透压力也会对岩石造成变形损伤。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渗流对岩石细观损伤扩展规律影响的CT实时检测实验研究工作的报道较少,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理论模型研究和常规模型试验研究方面;上述研究在渗流与应力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方面是建立在有效应力原理的基础上的,应力对渗流的影响也仅主要研究渗透系数的变化,并未揭示出问题的本质。所以,基本上对岩石在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下的细观损伤机理都不甚明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岩石应力耦合试验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施加轴向机械力,不能实现围压、轴向压力和轴向的渗透水压力耦合的试验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岩石应力耦合试验仪,包括压力室,压力室底部设置有渗透水流出口,所述渗透水流出口上放置有岩石试件,压力室的一侧设置有围压源接口,压力室的另一侧设置有压力室排空口,压力室上端靠近岩石试件还设置有渗流水源入口,压力室顶端垂直水平面还固定设置有压力轴;
还包括液压源系统,所述液压源系统包括预加压装置与油杯,预加压装置分别连接有第一预加压调节阀与第二预加压调节阀,所述第一预加压调节阀连接有压力表接口,压力表接口连接有第一压力接口,第一压力接口连接有泄压阀,泄压阀连接到油杯上,所述压力表接口还连接有压力筒;所述第二预加压调节阀连接有第二压力接口,上述各部件均通过油管连接,其中第一压力接口连接所述围压源接口,第二压力接口连接所述渗流水源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所述岩石试件周围包裹有聚氨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55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