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15951.4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6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金娜;庞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崔双双;孟祥斌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体 可移动夹片 固定夹片 弹性部件 固定装置 弧形结构 手控部 输液器 可移动连接杆 固定连接杆 固定结构 竖直平面 移动夹片 上夹体 下夹体 上端 开合 竖直 锁死 下端 开口 调控 移动 | ||
一种输液器固定装置,其包括手控部和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控部包括上控部和下控部,夹体包括上夹体与下夹体;上控部和下控部分别与上下夹体固定连接,上控部和下控部之间设置弹性部件,上控部和下控部通过弹性部件调节上控部和下控部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控上下两个夹体的开合;上下两夹体竖直,且两夹体的内竖直平面紧密接触;两个夹体的上端分别设置固定夹片,固定夹片通过固定连接杆与夹体连接,两个夹体的下端分别设置可移动夹片,可移动夹片通过可移动连接杆与夹体连接,可移动夹片沿两夹体移动;还设置锁死可移动夹片固定结构;固定夹片与可移动夹片为弧形结构,两固定夹片或两可移动夹片为开口对应的弧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时可起到固定作用的输液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治疗现在已经被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使用时通过输液瓶或者输液袋盛装药液,再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稳定的将药液注入静脉,达到治疗目的。临床上使用的输液器主要由塑料针头、输液管、莫非氏滴管、流控开关、穿刺针头构成,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把塑料针头插入输液瓶或者输液袋的瓶口中。这种输液器在给患者输液时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塑料针头常因外力牵拉而从输液器上脱离,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如中断治疗、回血甚至失血、药液污染、增加污染物和空气入血的风险,既可能引起患者恐慌,产生心理负担,降低治疗效果,引起医疗纠纷,又会提高治疗成本,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等。目前医护人员多采用胶带粘接塑料针头与输液瓶或者输液袋的措施,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塑料针头脱落的概率,但是此种方法一方面操作时费时费力,另一方面用力较大时,塑料针头还是会发生脱离,而且在药物更换时需将胶带撕开后扔掉,然后使用新的胶带粘接,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需要一种能防止塑料针头从输液瓶或者输液袋的瓶口脱离的输液器固定装置,以期望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可重复使用、且可根据不同型号的塑料针头与输液瓶或输液袋瓶口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防止塑料针头从瓶口上脱离的输液器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塑料针头易从输液瓶或输液袋瓶口脱离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器固定装置。
一种输液器固定装置,其包括手控部和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控部包括上控部和下控部,夹体包括上夹体与下夹体;上控部和下控部分别与上下夹体固定连接,上控部和下控部之间设置弹性部件,上控部和下控部通过弹性部件调节上控部和下控部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控上下两个夹体的开合;上下两夹体竖直,且两夹体的内竖直平面紧密接触;两个夹体的上端分别设置固定夹片,固定夹片通过固定连接杆与夹体连接,两个夹体的下端分别设置可移动夹片,可移动夹片通过可移动连接杆与夹体连接,可移动夹片沿两夹体移动;还设置锁死可移动夹片固定结构;固定夹片与可移动夹片为弧形结构,两固定夹片或两可移动夹片为开口对应的弧形结构。可移动夹片沿两夹体移动,可以调节夹体上固定夹片于可移动夹片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型号塑料针头与输液袋或输液瓶的瓶口之间的距离;固定结构的设置,可将可移动夹片固定于夹体的特定部位。
进一步,固定连接杆的长度等于输液袋或输液瓶的瓶口到瓶身的垂直距离,可移动连接杆伸出夹体的距离等于塑料针头到瓶身的垂直距离。此种结构的设置,可保证输液器固定装置固定瓶口和塑料针头时,夹体贴合于输液袋或输液瓶的瓶身处。
进一步,在夹体下部设置滑槽,可移动连接杆沿滑槽移动,可移动连接杆通过设置在夹体上的固定结构固定在夹体上。滑槽的设置方便移动连接杆在架体上的移动,进而调控夹体上固定夹片于可移动夹片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型号塑料针头与输液袋或输液瓶的瓶口之间的距离;固定结构的设置,可将可移动夹片固定于夹体上,锁定夹体上固定夹片于可移动夹片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59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加热保温的输液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技术服务的重症监护室用输液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