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关节活动度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16793.4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4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瑞涵云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春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端 支持柱 转动座 膝关节活动度 本实用新型 关节活动度 测量仪 检测台 对称固定 对称设置 量角器 上表面 支撑座 检测 底端 关节 测量 医师 延伸 观察 治疗 转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关节活动度测量仪,包括对称设置的四个支持柱,四个支持柱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检测台,检测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检测面板,检测面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上设有量角器,支持柱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上设有转动座,且转动座的上端延伸至支持柱的上方,且转动座的底端部分的重量远大于上端部分的重量,转动座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将膝关节活动度转化为具体的测量数值,直接通过观察即可准确获得膝关节活动度,为医师判断关节是否损失以及选择合理治疗方式提供精准数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关节活动度测量仪。
背景技术
关节活动度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运最大弧度,关节活动范围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损害的范围与程度的指标之一,其测量所得数值是评定肌肉、骨骼、神经病损病人的重要参考数据,测量关节活动度主要目的是:确定是否有关节活动受限,发现影响关节活动的原因;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确定适宜的治疗目标,判定可能康复的程度;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方法提供客观依据;客观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进展情况,以评价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为病人及治疗师提供动力,为科研提供客观资料等。
人体上最大且构造最复杂的关节属于膝关节,损伤机会亦较多,膝关节是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目前,医院临床上测量膝关节活动度直接通过医师徒手用量角器对膝关节的屈曲角度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同医师测量得到的数值存在差异,测量结果的不精准,进而会影响医师做出精准的判断以及合理的治疗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膝关节活动度直接通过医师徒手用量角器对膝关节的屈曲角度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同医师测量得到的数值存在差异,测量结果的不精准,进而会影响医师做出精准的判断以及合理的治疗方式问题,而提出的关节活动度测量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关节活动度测量仪,包括对称设置的四个支持柱,四个支持柱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检测台,检测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检测面板,检测面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上设有量角器,支持柱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上设有转动座,且转动座的上端延伸至支持柱的上方,且转动座的底端部分的重量远大于上端部分的重量,转动座的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支撑座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贯穿设有挡块,且挡块位于两个支撑座之间,挡块的下端安装有固定块,转动座的上端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且第二转动轴的一端贯穿转动座并固定连接有转动块,第二转动轴上设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位于第三凹槽上,挡块靠近转动座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条形凹槽。
优选地,支撑架的底端开设有斜面。
优选地,检测台上铺设有海绵垫。
优选地,四个支持柱的下端均设有防滑垫。
优选地,转动块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矩形凹槽。
优选地,固定块上开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检测面板、第一凹槽、转动座、支撑座、第一转动轴、挡块和支撑架将膝关节活动度转化为具体的测量数值,对数值能直接进行观察读取,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便于医师做出准确判断以及合理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关节活动度测量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关节活动度测量仪中转动座部分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关节活动度测量仪中转动座部分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关节活动度测量仪中挡块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瑞涵云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瑞涵云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6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