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水电解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18111.3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6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万和生态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46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501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电极 电解组件 电解池 固定件 絮凝沉淀池 支路 处理装置 第二电极 废水电解 悬浮物 外周 转动 过滤 本实用新型 第一过滤器 间隔式设置 电场 污水 抽液组件 腔体连通 腔体内壁 依次连通 柱状腔体 电极体 搅动 粘附 柱状 电解 连通 电机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电解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抽液组件、电解组件,以及与电解组件相连通的第一过滤支路;所述电解组件包括设有柱状腔体的电解池,柱状的固定件,设于固定件外周的管状第一电极体,固定于电解池腔体内壁的管状第二电极体,以及用于驱动固定件转动的电机;所述第二电极体套设于第一电极体的外周,且二者间隔式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支路包括与腔体连通的絮凝沉淀池,与絮凝沉淀池连通的第一过滤器。第一电极体转动时会搅动电解池内的污水,以使得污水内的悬浮物不会粘附在电极体的表面,从而减少悬浮物对电场的影响,提高电解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废水电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污水处理方法很多,电解分离是其中的一种处理方式。现有的电解分离设备采用的结构为二个相对设置的电极板进行电解,反应速度慢,而污水中含有的成分比较复杂,一些颗粒物质很容易附着在电极板的表面,从而影响电解速度以及污水的电解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水电解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废水电解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抽液组件、电解组件,以及与电解组件相连通的第一过滤支路;所述电解组件包括设有柱状腔体的电解池,柱状的固定件,设于固定件外周的管状第一电极体,固定于电解池腔体内壁的管状第二电极体,以及用于驱动固定件转动的电机;所述第二电极体套设于第一电极体的外周,且二者间隔式设置;所述第一过滤支路包括与腔体连通的絮凝沉淀池,与絮凝沉淀池连通的第一过滤器;所述腔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与抽液组件连通的上腔、用于固定第一电极体的中腔、与第一过滤支路连通的下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废水电解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滤支路;所述第二过滤支路包括与电解池下腔连通的第二过滤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过滤器与絮凝沉淀池之间还设有第一过滤泵;所述第二过滤器与电解池之间还设有第二过滤泵。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抽液组件为水泵。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电极体的外周设有若干凸起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技术效果是:一种废水电解处理装置,电解池内固定有管状第二电极体,并通过电机驱动第一电极体转动,以使得第一电极体与第二电极体之间形成移动的电场,并且,第一电极体转动时会搅动电解池内的污水,以使得污水内的悬浮物不会粘附在电极体的表面,从而减少悬浮物对电场的影响,提高电解质量,在电解池的后面还设有絮凝沉淀池,通过絮凝沉淀池对电解后污水的COD处理,进一步降低处理水中悬浮物的量,最后处理水经过过滤器处理后就能达到排放或者再次使用的标准了。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水电解处理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废水电解处理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 电解处理装置 1 抽液组件
2 电解组件 21 电解池
211 腔体 22 固定件
23 第一电极体 24 第二电极体
25 电机 3 第一过滤支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万和生态环保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万和生态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81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污环保节能装置
- 下一篇:含油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