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坡冲击力测试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19235.3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0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洲;魏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坡 冲击力测试 实验装置 堆积槽 本实用新型 感应装置 冲击力 降雨模拟装置 数据采集装置 物理模拟实验 支撑调节装置 变形监测 测试平台 拆装方便 尺寸一致 单元模型 滑坡灾害 机理分析 实验模型 速度监测 多变量 可重复 位置处 岩土体 槽组 降雨 分析 诱发 移动 科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坡冲击力测试实验装置,包括滑坡槽、堆积槽、置于滑坡槽底部的支撑调节装置、置于堆积槽内不同位置处的滑坡冲击力感应装置、置于实验模型槽外并与滑坡冲击力感应装置相连接的数据采集装置,以及置于滑坡槽之上的降雨模拟装置;所述滑坡槽、堆积槽断面尺寸一致,均由若干长为1m且内径为1m*1m的单元模型槽组接而成。本实用新型可以开展降雨诱发滑坡机理分析、滑坡岩土体变形监测分析、滑坡移动速度监测、滑坡冲击力测试分析等多功能滑坡物理模拟实验,实验装置简单牢固,拆装方便,集于多变量多功能的可重复使用的测试平台,适用于滑坡灾害科研使用,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质灾害模拟测试实验平台,具体涉及一种滑坡冲击力测试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灾害类型多、分布广、密度大,尤以滑坡灾害最为突出。目前,我国已受到滑坡灾害威胁和潜在威胁的地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5%,每年因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数以亿计,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滑坡的形成机制、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滑坡致灾后果的定量分析暨滑坡风险定量评估研究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难点,尤以承灾体易损性的定量预测研究最为突出。从致灾后果方面来看,滑坡冲击力指标大小对建筑物等承灾体遭受滑坡冲击破坏时的易损性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滑坡冲击力定量化研究对滑坡风险定量评估尤其承灾体易损性定量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特定滑坡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目前,对单体滑坡冲击力等有关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等。理论分析研究多借助能量守恒定律进行,但需假定滑坡体为不可碎裂的均质单元体,并且对滑坡体内部土体颗粒间的碰撞耗能、滑体与滑床间的摩擦耗能等不能进行有效分析,研究结论与实际情况往往存在数量级差异,因而多利用“快”、“慢”等术语来定性描述滑坡的速度大小,用“大”、“中”、“小”等术语来定性表达滑坡冲击能力的大小,缺少对滑坡冲击力指标的量化分析。数值模拟是近年来进行滑坡破坏机理及运动过程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但建立的滑坡模型在边界条件等方面往往需要简化处理,与滑坡实际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滑坡冲击力的现场原位测试费用高,难度大,在滑坡发生时往往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测试任务无法完成,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现场很难实施。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方法以相似性原理为理论基础,已经在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滑坡物理模拟实验可以有效的对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和研究,并往往与数值模拟实验相互验证来进行滑坡机理研究,成为滑坡机理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现有滑坡的物理模拟装置只局限于特定滑坡的破坏机理研究,对滑坡冲击力的测试实验研究鲜有报道,同时,现有模拟实验多集中于某一具体滑坡事件的特定影响因素研究,实验功能单一,重复利用性能较差,且装置装拆困难,不易搬运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集滑坡机理研究和滑坡冲击力研究于一体,提供了一种滑坡冲击力测试实验装置,装置结构简单牢固,组装搬运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滑坡冲击力测试实验装置,包括滑坡槽、堆积槽、置于滑坡槽底部的支撑调节装置、置于堆积槽内不同位置处的滑坡冲击力感应装置、置于实验模型槽外并与滑坡冲击力感应装置相连接的数据采集装置,以及置于滑坡槽之上的降雨模拟装置;所述滑坡槽、堆积槽断面尺寸一致,均由若干长为 1m且内径为1m×1m的单元模型槽组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滑坡槽、堆积槽通过杆式铰接器及薄层钢板相连构成实验模型槽,实验模型槽两端均未封闭;每个单元模型槽均由框架及安装在框架上的槽底部和帮部构成,该槽底部和帮部均采用厚3cm的钢化玻璃,框架使用角铁制作。
优选地,在帮部和底部多处设有支撑加固角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92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土工击实仪
- 下一篇:一种润滑油蒸发蒸湿测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