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捏合机的出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0430.8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7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芝;黄舒文;何华;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特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6 | 分类号: | B29B7/16;B29B7/26;B29B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2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捏合机 出料机构 固定箱 主电机 塑料 搅拌片 液压杆 活动底板 搅拌轴 液压缸 底端 有机体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出料漏斗 生产过程 活动销 输出轴 工作台 出料 转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捏合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塑料捏合机的出料机构,包括固定箱和工作台,固定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机体,固定箱顶部固定连接主电机,主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拌片,机体的底部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有活动底板,活动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固定箱的底端开设有出料漏斗。该塑料捏合机的出料机构,通过设置主电机和搅拌片,利用主电机带动搅拌片进行转动对塑料进行搅拌,同时利用液压缸带动液压杆进行运动,从而保证了捏合机的出料速率,进一步保证了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效果,从而提高了该塑料捏合机的出料机构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捏合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捏合机的出料机构。
背景技术
捏合机是对高粘度、弹塑性物料的捏合、混炼、硫化以及聚合的理想设备,捏合机可用于生产硅橡胶、密封胶、热熔胶、食品胶基以及医药制剂等。捏合机是一种特殊的混合搅拌设备,最常用的是采用两个桨叶,采用并排相切差速型排列,即一个搅拌桨的速度快,一个搅拌桨的速度慢,以便于产生剪切力,不同的桨速使得混炼的物料能够迅速剪切,从而使物料能够混合均匀,捏合机主要是用来将半干状态的或橡胶状粘稠塑料材料均匀的混合搅拌、混炼、捏合、破碎、分散以及重新聚成各种化工产品的设备。现在的捏合机主要通过搅拌部件将粉粒原料搅拌混炼,然后经传输部件将搅拌后的原料传送到挤压捏合部件中,然后再捏合部件中成型出料,在将物料搅拌捏合之前,塑料搅拌效果不好,从而导致出料的速率无法控制,同时出料的效果不明显,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塑料捏合机的出料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捏合机的出料机构,解决了现有设备出料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捏合机的出料机构,包括固定箱和工作台,所述固定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机体,所述固定箱顶部固定连接主电机,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拌片,所述机体的底部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有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固定箱的底端开设有出料漏斗,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匀速出料箱,所述匀速出料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电机,所述辅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辅转轴,所述辅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盘,所述辅转轴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匀速出料箱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箱。
优选的,所述活动底板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出料漏斗的内部设置有绞龙。
优选的,所述搅拌片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搅拌片对称设置在搅拌轴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主电机和辅电机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电箱。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料捏合机的出料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塑料捏合机的出料机构,通过设置主电机和搅拌片,利用主电机带动搅拌片进行转动对塑料进行搅拌,同时利用液压缸带动液压杆进行运动,从而保证了捏合机的出料速率,进一步保证了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效果,从而提高了该塑料捏合机的出料机构的实用性。
2、该塑料捏合机的出料机构,通过设置绞龙,保证了塑料的下料速率,通过设置辅电机和螺旋盘,从而对塑料进行再次搅拌,进而保证了该塑料捏合机的出料机构的出料效果,防止在出料的过程中发生堵塞,避免了物料的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特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特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04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