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线路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2249.0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2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钜鑫电子技术(梅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王敏;郑凤姣 |
地址: | 514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薄膜 铜导电层 壳体 换热壳体 冷却装置 柔性线路板 薄膜装置 导管 半导体制冷片 本实用新型 循环冷却水 壳体内部 冷却水泵 热量集中 换热壳 水循环 体内部 变形 复合 | ||
一种柔性线路板结构,包括冷却装置和薄膜装置,所述薄膜装置包括有机薄膜,有机薄膜的底部设置铜导电层,铜导电层的底部设置有机薄膜壳体,冷却装置包括换热壳体,换热壳体的内侧底部安装半导体制冷片,本实用新型将有机薄膜壳体与铜导电层相复合,有机薄膜壳体能够在冷却装置的作用下通入循环冷却水,从而实时带走铜导电层发出的热量,避免铜导电层的热量集中,从而防止有机薄膜的高温的作用下出现变形和损坏的现象。本市用新型的泵能够将换热壳体内部的冷却水泵入到有机薄膜壳体内部,从而通过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实现换热壳体与有机薄膜壳体之间的水循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路板结构,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柔性线路板结构。
背景技术
柔性线路板一般采用有机薄膜与铜导电层复合,以达到线路板具有柔性和可弯曲的技术效果,现有的柔性线路板的有机薄膜的耐高温性能不佳,当铜导电层大功率运行时,有机薄膜会在高温的作用下出现变形和损坏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线路板结构,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柔性线路板结构,包括冷却装置和薄膜装置,所述薄膜装置包括有机薄膜,有机薄膜的底部设置铜导电层,铜导电层的底部设置有机薄膜壳体,冷却装置包括换热壳体,换热壳体的内侧底部安装半导体制冷片,换热壳体的侧部安装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第一导管的一端内部和第二导管的一端内部均与换热壳体的内部连通,第二导管上安装泵,泵能够控制第二导管内部的液体流动。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部设置散热板,散热板的上部设置数个散热杆。
所述换热壳体的外侧设置高效蒸发散热装置,所述高效蒸发散热装置包括数个金属水槽,金属水槽为上部开口的壳体,换热壳体的外侧连接风机,风机位于数个金属水槽的下方,风机吹出的气流能够经过金属水槽。
所述有机薄膜壳体和有机薄膜均由聚氨酯薄膜制成的。
所述有机薄膜壳体的内部安装两个增强薄膜,两个增强薄膜分别与有机薄膜壳体的内侧上部和内侧下部连接,其中位于上部的增强薄膜与有机薄膜壳体的内侧上部贴合,位于下部的增强薄膜与有机薄膜壳体的内侧下部贴合,两个增强薄膜之间安装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于两个增强薄膜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有机薄膜壳体与铜导电层相复合,有机薄膜壳体能够在冷却装置的作用下通入循环冷却水,从而实时带走铜导电层发出的热量,避免铜导电层的热量集中,从而防止有机薄膜的高温的作用下出现变形和损坏的现象。本市用新型的泵能够将换热壳体内部的冷却水泵入到有机薄膜壳体内部,从而通过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实现换热壳体与有机薄膜壳体之间的水循环。本实用新型的半导体制冷片能够在通电时起到制冷作用,从而使冷却水快速降温,使冷却水保持较低的温度,从而对铜导电层起到很好地冷却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有机薄膜壳体内通入冷却循环水时,较低温度的冷却水能够快速再走有机薄膜壳体吸收的铜导电层发出的热量,从而使铜导电层保持较低温度运行,降低铜导电层的电路电阻。铜导电层为预制好的铜质线路板片状结构,铜导电层对应位置焊接电路元件实现电路板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有机薄膜壳体、换热壳体、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内部军填充冷却水。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钜鑫电子技术(梅州)有限公司,未经钜鑫电子技术(梅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22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强抗ESD能力的显示FPC
- 下一篇:任意层互连高密度印刷线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