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腔式混液医用塑料膜输液袋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3464.2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3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许禄笈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东大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王小明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密封 隔热层 防护层 输液袋 塑料膜 医用塑料膜 多腔式 侧壁 混液 两组 本实用新型 保温隔热 保温功能 弧形结构 活动连接 加热处理 内壁覆盖 基层 腐蚀层 对立面 覆盖 外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腔式混液医用塑料膜输液袋,包括塑料膜基层,所述塑料膜基层的内壁覆盖有防药液腐蚀层,所述塑料膜基层的外壁覆盖有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的外侧设有两组塑料密封框,且两组塑料密封框的对立面活动连接,所述塑料密封框分为上塑料密封框和下塑料密封框,且上塑料密封框的上侧和下塑料密封框的下侧均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为弧形结构,且隔热层的侧壁与塑料密封框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层的外侧覆盖有第二防护层,使得输液袋具备保温隔热的功能,且便于打开对药液进行加热处理,同时具备的保温功能使得药液的温度不易散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腔式混液医用塑料膜输液袋。
背景技术
医用塑料膜输液袋是用来将液体药物储存输送的透明药液袋,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传统的医用塑料膜输液袋不具备隔热保温的功效,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多腔式混液医用塑料膜输液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腔式混液医用塑料膜输液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腔式混液医用塑料膜输液袋,包括塑料膜基层,所述塑料膜基层的内壁覆盖有防药液腐蚀层,所述塑料膜基层的外壁覆盖有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的外侧设有两组塑料密封框,且两组塑料密封框的对立面活动连接,所述塑料密封框分为上塑料密封框和下塑料密封框,且上塑料密封框的上侧和下塑料密封框的下侧均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为弧形结构,且隔热层的侧壁与塑料密封框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层的外侧覆盖有第二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的内侧固定有保温层,且保温层是由多组空心圆柱形保温管组成,所述空心圆柱形保温管呈弧形均匀排列在隔热层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上塑料密封框的下侧固定有塑料卡条,且下塑料密封框的上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塑料卡条位于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防药液腐蚀层为PVC薄膜,且PVC薄膜厚度为1mm-2mm。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均为有机硅PDMS膜,且有机硅PDMS膜的厚度为1mm-1.5mm。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为玻璃隔热膜,且玻璃隔热膜的厚度为0.8mm-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保温层的空心圆柱形保温管的设置使得药液袋具有保温效果,且塑料密封框上的塑料卡条和卡槽的设置使得药液袋外层可以拆卸安装,便于药液袋的加热和保温;
2.防药液腐蚀层的设置是减少药液对药液袋的侵蚀,隔热层的设置是为了增加药液袋的保温效果,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的设置是为了保护药液袋,减少药液袋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图中:1塑料膜基层、2防药液腐蚀层、3第一防护层、4保温层、5空心圆柱形保温管、6隔热层、7第二防护层、8塑料卡条、9卡槽、10塑料密封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东大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泉州东大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34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