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4935.1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9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方翔;吴云鹏;唐明刚;袁明;陈龙;熊建波;李海洪;范志宏;王胜年;倪静姁;李佳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菁菁;郭芸 |
地址: | 5102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桩 修复装置 侧模 湿法 本实用新型 底模 安装方便 修复效率 可重复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将混凝土桩围起来的侧模和将混凝土桩与侧模底部之间密封的底模,所述底模设置在所述侧模底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安装方便、可重复利用,并且修复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桩由于施工或环境侵蚀的原因会形成露筋、颈缩、保护层不足等缺陷。若桩承载力满足要求,可通过断面恢复的方法对破损部位进行修补,以恢复桩的耐久性,确保结构使用性及安全性。对于缺陷较小的部位,可直接在破损处手工抹上修补材料达到目的,而对于缺陷部位较大的情况,采用立模重新浇筑修补材料的方法进行断面恢复。
对于桩水上部分,立模浇筑技术较为成熟、可靠。对于桩水下部分,一般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采用干法,需要进行围堰、抽水,工程量大;采用湿法,则需要潜水作业,由于潜水的限制,同一根桩一般只能由1到2名潜水员进行施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安装方便、可重复利用,并且修复效率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包括将混凝土桩围起来的侧模和将混凝土桩与侧模底部之间密封的底模,所述底模设置在所述侧模底部。
所述侧模包括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所述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铰接,第一侧模与第二侧模合拢时共同形成将混凝土桩围起来的模腔。
在所述装置中设置有充气袋。
所述第一侧模和所述第二侧模相互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密封条。
所述底模为充气气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侧模围绕待修补的混凝土桩形成模板,底模将混凝土桩和侧模的底部间隙密封,然后将修补材料浇筑进侧模和混凝土桩之间,待修补材料固化后可拆卸修复装置,安装方便、可重复利用,并且修复效率高;
(2)侧模包括铰接连接的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第一侧模和第二侧模合上后便形成围绕混凝土桩的环形模板,与两片式模板相比,无需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模板对齐,易于安装,节省安装时间;
(3)装置中设置有充气袋,装置入水后往充气袋充气,可以使装置悬浮在水下,平衡装置的重力,便于装置在水下移动,提高安装效率;
(4)采用气囊作为底模,仅需对气囊充气便形成底模,无需进行专门的底模安装提高施工效率;且轻巧、降低了潜水作业难度,减少潜水作业时间;并且采用气囊,可有效填充模板与桩之间空隙,对截面不规则的混凝土桩适应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桩缺陷水下湿法修复装置,包括将混凝土桩8围起来的侧模1和将混凝土桩8与侧模1底部之间密封的底模2,所述底模2设置在所述侧模1底部。侧模1围绕待修补的混凝土桩8形成模板,侧模1与混凝土桩8之间保留一定间隙,底模2将混凝土桩8和侧模1的底部间隙密封,然后将修补材料浇筑进侧模1和混凝土桩8之间,待修补材料固化后可拆卸修复装置,重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4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采动影响下损坏评估的房屋基础变形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方位铲运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