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女性新型塑形内衣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6616.4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6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桂华 |
主分类号: | A41B9/08 | 分类号: | A41B9/08;A41C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6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衣前片 侧翼 上衣后片 托胸带 缝合 加高 本实用新型 塑形内衣 穿脱方便 女性内衣 现有装置 女性 裆部 磁疗石 连体裤 高弹 排扣 束臂 束腰 塑形 提臀 袖片 脂带 开口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女性内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女性新型塑形内衣,包括:上衣后片、袖片、加高侧翼、排扣、高弹束腰区、上衣前片、磁疗石、开口裆部、连体裤、托胸带、束臂区、无弹区、压脂带、提臀区;上衣前片设置在上衣后片的两侧,且上衣前片通过缝合方式与上衣后片相连接;托胸带设置在上衣前片的顶端,且托胸带通过缝合方式与上衣前片相连接;加高侧翼设置在上衣前片的上部,且加高侧翼通过缝合方式与上衣前片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能根据体态调节,穿脱方便,能达到整体塑形的效果,功能多样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女性内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女性新型塑形内衣。
背景技术
最早的塑形内衣起源于西元前3000年,相当于我国青铜器时代,发祥地于希腊半岛东南之克利达岛,也即就爱琴海文化之处,当时因地理条件,岛上盛行海洋贸易,岛上女子都想以玲珑有致的身材吸引外来男性的青睐,所以强调大胸脯、纤腰,所以利用一层层鲜艳的布料缩紧腰部,呈现纤细的曲线,如同空气球的原理,中间加压,空气就往两边跑,将胸部下方束紧以支撑胸部,使两胁至腰部臀部形成诱惑的曲线。
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中,在职场中或出席重要场合的仪式,都有可能穿着塑身效果较显著的连体塑身衣,连体塑身衣是一种全身性的多功能塑形美体塑身衣,它一件式的设计特点可使消费者只购买一件产品,即得到拢胸、托胸、收腰、收腹、提臀等塑形效果,事半功倍。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塑形内衣为无袖型,无法达到对臂部的塑形,而且现有的连体内衣一般都是一体成型,没有调节结构,该类连体虽然结构简单,然而穿脱不方便,尺寸是固定的,无法根据体态调节,起不到修身的作用,无法达到预期的塑身效果,使用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女性新型塑形内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调节结构,穿脱不方便,无法达到对臂部的塑形,使用范围较窄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女性新型塑形内衣,包括:上衣后片、袖片、加高侧翼、排扣、高弹束腰区、上衣前片、磁疗石、开口裆部、连体裤、托胸带、束臂区、无弹区、压脂带、提臀区;所述上衣前片设置在上衣后片的两侧,且上衣前片通过缝合方式与上衣后片相连接;所述托胸带设置在上衣前片的顶端,且托胸带通过缝合方式与上衣前片相连接;所述加高侧翼设置在上衣前片的上部,且加高侧翼通过缝合方式与上衣前片相连接;所述高弹束腰区设置在上衣前片的左右两侧,且高弹束腰区通过缝合方式与上衣前片相连接;所述无弹区设置在上衣前片的中间位置,且无弹区通过缝合方式与上衣前片相连接;所述排扣设置在无弹区的中间位置,且排扣通过缝合方式与无弹区相连接;所述袖片设置在上衣后片上部的两侧,且袖片通过缝合方式与上衣后片相连接;所述束臂区设置在袖片的两侧,且束臂区通过缝合方式与袖片相连接;所述连体裤设置在上衣后片的底端,且连体裤的背部与上衣后片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提臀区设置在连体裤的后部,且提臀区通过缝合方式与连体裤相连接;所述连体裤的背部与上衣后片设置有压脂带,且压脂带通过嵌入方式与连体裤的背部与上衣后片相连接;所述磁疗石设置在加高侧翼与无弹区以及压脂带的内部,且磁疗石通过嵌入方式与加高侧翼以及无弹区与压脂带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女性新型塑形内衣所述上衣前片设置为中间开口式结构,且上衣前片通过排扣为开合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女性新型塑形内衣所述排扣至少设置有两排卡座,且上衣前片通过排扣为调节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女性新型塑形内衣所述托胸带设置为U形状,且托胸带与加高侧翼成上下对称方式排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女性新型塑形内衣所述提臀区设置为W形状臀杯,且W形状臀杯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提臀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桂华,未经陈桂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6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