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能量回收器的船舶核动力装置蒸汽发生器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7395.2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5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乔磊;孙海军;高山;王潇潇;叶小利;李俊文;杜孟孟;乐方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J4/00 | 分类号: | B63J4/00;C02F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徐祥生 |
地址: | 43006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回收器 膜组件 蒸汽发生器 二级反渗透 一级反渗透 冷却器 污水处理系统 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 核动力装置 电除盐器 入口连接 凝汽器 船舶 低压水出口 低压水进口 电动调节阀 高压水出口 高压水进口 污水出口 污水入口 占地空间 排污口 回收率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能量回收器的船舶核动力装置蒸汽发生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冷却器、过滤器、一级反渗透膜组件、二级反渗透膜组件、电除盐器和凝汽器,其特征是还包括能量回收器,蒸汽发生器的排污口通过电动调节阀与冷却器的污水入口连接,冷却器的污水出口经由过滤器与能量回收器的高压水进口连接,能量回收器的高压水出口与一级反渗透膜组件的入口连接,一级反渗透膜组件的出口与能量回收器的低压水进口连接,能量回收器的低压水出口与二级反渗透膜组件的入口连接,二级反渗透膜组件的出口经由电除盐器与凝汽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占地空间小、回收率高、简单可靠并且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具体而言是带能量回收器的船舶核动力装置蒸汽发生器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蒸汽发生器的污水处理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扩容器回收蒸汽,对剩余的浓水排往地沟或进一步处理;二是直接减温减压后,由树脂进行净化回收。
船舶核动力装置空间狭小,若采用通过扩容器来回收蒸汽,将剩余浓水排往地沟的处理方式,则由于扩容器处理能力有限,闪蒸比例较小,将会排放掉很大部分的排污水,导致工质损失。考虑到船舶核动力装置的制水能力有限,应该尽量回收排污水以减小工质损失。所以,该处理方式不适合船舶核动力装置。
船舶核动力装置往往采用磷酸盐和亚硫酸钠来调节炉水的pH值和溶解氧浓度,而磷酸盐和亚硫酸钠的加入势必导致蒸汽发生器排污水中含盐量较高。如果通过树脂吸附的方式来处理污水,在保证一定的运行周期条件下,需要较大的树脂装量才能满足净化要求。同时,倾斜摇摆的环境工况会导致离子交换装置布水流量不均,可能造成偏流现象,降低树脂的利用率,影响出水水质。另外,在船舶核动力装置正常运行期间,蒸汽发生器排污水可能携带一定的放射性,于是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废树脂,增加放射性废固的体积,而且放射性废树脂转移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量的放射性废液。所以,该处理方式也不适合船舶核动力装置。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占地空间小、回收率高、简单可靠并且操作方便的带能量回收器的船舶核动力装置蒸汽发生器污水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地空间小、回收率高、简单可靠并且操作方便的带能量回收器的船舶核动力装置蒸汽发生器污水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带能量回收器的船舶核动力装置蒸汽发生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冷却器、过滤器、一级反渗透膜组件、二级反渗透膜组件、电除盐器和凝汽器,其特征是还包括能量回收器,蒸汽发生器的排污口通过电动调节阀与冷却器的污水入口.连接,冷却器的污水出口经由过滤器与能量回收器的高压水进口连接,能量回收器的高压水出口与一级反渗透膜组件的入口连接,一级反渗透膜组件的出口与能量回收器的低压水进口连接,能量回收器的低压水出口与二级反渗透膜组件的入口连接,二级反渗透膜组件的出口经由电除盐器与凝汽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能量回收器为水力(涡轮)透平式能量回收器。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反渗透膜组件为卷式结构,所述二级反渗透膜组件为板式或管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反渗透组件和电除盐器相结合的方式来对船舶核动力装置蒸汽发生器排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能够回收90%左右的排污水。反渗透膜组件和电除盐器的膜的物理结构可以应对船舶的倾斜摇摆工况,不会对出水水质产生影响,提高了净化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反渗透膜组件及电除盐器可将蒸汽发生器排污水中放射性物质及盐分浓缩至废水中排给处理系统,不会将放射性物质吸附在装置内部。另外,反渗透膜及电除盐器内的离子交换膜使用寿命较长,相对于离子交换树脂而言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周期大大延长,产生量也较少,并且不会产生放射性废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73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润滑上舵承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海洋平台的污水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