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环境监测功能的智能路灯调光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9161.1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3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袁涛;王飞;李昊;王国义;袁学松;汪庆致;张晓辉;赵伟乐;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处理模块 微处理器 感知模块 调光控制系统 环境感知模块 环境监测功能 通信单元 智能路灯 路灯 调光驱动模块 环境监测技术 路灯照明控制 本实用新型 光驱动模块 输出端连接 输入端连接 双向电连接 环境参数 实时调节 实时显示 显示模块 照明系统 对调 光照 烟雾 采集 输出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环境监测功能的智能路灯调光控制系统,系统包括微处理器、环境感知模块、显示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动物感知模块、通信单元、调光驱动模块;所述的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环境感知模块和动物感知模块,所述的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所述的通信单元与微处理器双向电连接,将环境监测技术与路灯照明控制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照明系统的设施,对路灯所处的环境进行监测,通过LED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环境的光照强度、温湿度、烟雾浓度、PM2.5的值等环境参数;依据动物感知模块采集的信息,对调光驱动模块的输出加以科学控制,高效、合理地实现了路灯亮度的实时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环境监测功能的照明技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灯调光控制系统的应用技术。
背景技术
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推进、能源的消耗和浪费也在急剧的增加,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更加的重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环境的监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现有的条件下不仅需要的设备多,而且监测的功能单一,数据不够全面,监测的数据不能及时的发给用户或实时地显示出来供人们了解环境的信息。
国家经济良好迅猛发展,道路交通照明工程加快实施,为城市、乡镇以及农村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道路保证,照明路灯一旦安装完毕,就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控制白天灭掉,到夜晚时一直亮着照明,无论夜晚是否有行人、行人多少,路灯都会全亮着,不能够根据人的流量和移动物体的远近进行不同亮度的照明。把环境监测和路灯照明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照明的硬件设施,根据不同的移动物体流量和移动物体的远近进行调光照明,同时对环境进行监测,实时的把监测的环境参数通过显示模块显示出来,供出行的人们提供优质服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环境监测功能的智能路灯调光控制系统,将环境监测技术与路灯照明控制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照明系统的设施,对路灯所处的环境进行监测;依据动物感知模块采集的信息对路灯的亮度进行调节,合理、高效的利用电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环境监测功能的智能路灯调光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器、环境感知模块、显示模块,存储器和信号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物感知模块、通信单元、调光驱动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的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环境感知模块和动物感知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所述的通信单元与微处理器双向电连接,所述的调光驱动模块、显示模块和存储器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的动物感知模块包括人体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采集进入探测区域的移动物体以温度变化的形式产生的热释红外信号;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该传感器向空中发射超声波,由接收到从移动物体的反射波来检测物体的有无,以及距移动物体的距离。
所述的环境感知模块包括光照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噪声传感器、PM2.5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根据所处的环境进行对环境中的光照强度、温湿度、烟雾浓度、气压的值、噪声的大小、空气中的PM2.5的值以及风速大小的测量。
所述的通信单元是采用NB-IOT模块,该模块为窄带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将环境感知模块采集的信息发送到用户或控制终端。
所述的显示模块采用LED电子显示屏,以臂式的方式安装在路灯的灯杆上,实时的显示环境感知模块检测到的信息,为出行的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环境监测功能的智能路灯调光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91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