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9678.0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6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培阳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F9/02;F22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体 进水管 焊接方式 出气口 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 热交换管 筒体外壁 出水管 余热回收技术 热交换效率 加热效果 筒体内壁 现有装置 烟气流通 分流器 贯穿筒 集热仓 底端 法兰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气口、筒体;所述出气口位于筒体的一侧,且出气口与筒体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集热仓设置在筒体的内部;所述进水管设置在筒体外壁的一侧,且进水管与筒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底端贯穿筒体,且进水管与分流器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出水管设置在筒体外壁的另一侧,且出水管与筒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基座设置在筒体内壁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热交换管表面积大、热交换效率高、烟气流通效果好、热交换管升温速度快,加热效果好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其中,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拥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但是,现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普遍存在热交换管与烟气的接触面积较小,热交换效率较低,热交换管内的水升温速度慢,加热效果较差,烟气余热利用率较低等问题。
如上述中提出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并通过该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达到解决上述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使之能更具有实用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热交换管与烟气的接触面积较小,热交换效率较低,热交换管内的水升温速度慢,加热效果较差,烟气余热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气口、筒体、分流器、排污口、集热仓、集热板、热交换管、基座、集流器、进气口、出水管;所述出气口位于筒体的一侧,且出气口与筒体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集热仓设置在筒体的内部;所述进水管设置在筒体外壁的一侧,且进水管与筒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底端贯穿筒体,且进水管与分流器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出水管设置在筒体外壁的另一侧,且出水管与筒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基座设置在筒体内壁的两侧,且基座与筒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基座分别与分流器及集流器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热交换管设置在分流器与集流器的内侧;所述热交换管的一端与分流器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且热交换管的另一端与集流器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集热板位于热交换管的外侧,且集热板与热交换管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气口位于筒体的另一侧,且排污口与筒体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排污口设置在筒体的底端,且排污口与筒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出气口与进气口均为锥形口,且出气口的口径小于进气口的口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分流器与集流器均为环形状结构,且分流器与集流器的内部为中空式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热交换管为螺旋管状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热交换管在装置内共设置有八根,且热交换管在分流器与集流器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分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所述热交换管内水的流向与集热仓内烟气的流向相反。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培阳,未经黄培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96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降噪装置的船用热换器
- 下一篇:高效壳式盘管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