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间歇式臭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9768.X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3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歇式 臭氧发生器 臭氧机 臭氧产生模块 本实用新型 控制电路 定时模块 使用寿命 可调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间歇式臭氧机,包括一机壳、及设置于机壳内的臭氧发生器,其中,在该臭氧发生器内设置有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一臭氧产生模块、及连接于臭氧产生模块的一间歇式定时模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间歇式臭氧机,使臭氧发生器能够根据具体需要可调节、可定时的间歇式工作,不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且实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机,尤其涉及一种间歇式臭氧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国内的臭氧技术逐渐地成熟,臭氧也慢慢被人们所熟知。由于臭氧的消毒能力极强,各个领域的常规消毒过程逐渐开始应用臭氧实现消毒。臭氧发生器可用于冰箱除臭、水果蔬菜的保鲜解毒、衣服防蛀等。
然而,若臭氧发生器一直不停歇的工作,其寿命将大大简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歇式臭氧机,使臭氧发生器能够根据具体需要可调节、可定时的间歇式工作,不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且实用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间歇式臭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壳、及设置于机壳内的臭氧发生器,其中,在该臭氧发生器内设置有一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一臭氧产生模块、及连接于臭氧产生模块的一间歇式定时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臭氧产生模块包括交流电源AC、臭氧玻璃管Q1、臭氧玻璃管Q2、双向晶闸管VS、升压变压器T、电容C9、二极管VD3、二极管VD4、电阻R11与电阻R12,其中,该臭氧玻璃管Q1与臭氧玻璃管Q2相并联后再与升压变压器T的L2端并联,该升压变压器T的L1端与电容C9串联后再与双向晶闸管VS的主电极T1端及主电极T2端并联;该双向晶闸管VS的门极G端连接至电阻R12一端,该电阻R12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VD4负极,该二极管VD4正极连接至二极管VD3负极,该二极管VD3正极连接至双向晶闸管VS的主电极T1端;该双向晶闸管VS的主电极T2端连接至电阻R11一端;该交流电源AC的零线N端连接至二极管VD3负极,相线L端连接至电阻R11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间歇式定时模块包括双时基集成芯片IC1、双时基集成芯片IC2、电阻R1~R10、电容C1~C4、电容C6~C8、稳压二极管VD1、发光二极管H1、发光二极管H2、信号灯H与整流桥堆VC,其中,该双时基集成芯片IC1的第1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4一端、双时基集成芯片IC1的第2引脚与电容C8一端;该双时基集成芯片IC1的第5引脚分别连接至电容C6一端与发光二极管H1正极;该双时基集成芯片IC1的第6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8一端与电容C7一端,该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整流桥堆VC、电容C2一端、信号灯H与电阻R3的并联支路、电阻R6、电阻R4另一端、电阻R10一端、电阻R9一端、双时基集成芯片IC2的第11引脚与电阻R5一端;该双时基集成芯片IC1第7引脚分别连接至整流桥堆VC、电容C2另一端、稳压二极管VD1正极、电容C8另一端、发光二极管H1负极、电容C3一端、电容C4一端与电阻R7一端,该稳压二极管VD1负极连接至信号灯H与电阻R3的并联支路;该双时基集成芯片IC2的第8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10另一端与电容C6另一端;该双时基集成芯片IC2的第10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9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该双时基集成芯片IC2的第12引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5另一端、双时基集成芯片IC2的第13引脚与电容C4另一端;该双时基集成芯片IC2的第9引脚分别连接至发光二极管H2正极与电容C7另一端,该发光二极管H2负极连接至电阻R7另一端;该电阻R2与电容C1相并联后分别连接至整流桥堆VC一端与交流电源AC的相线L端,该整流桥堆VC与交流电源AC的零线N端之间由电阻R1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时基集成芯片IC1与双时基集成芯片IC2均为NE555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连接至臭氧产生模块的一调速模块,且在该机壳上设置有至少一调速旋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97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臭氧发生器结构
- 下一篇:双氧水粗品脱碳及分级精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