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票据智能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0443.3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0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阮桢垚;鲁冰洁;吴嘉梁;王扬;周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25;H04W4/80;H04L9/08;H04L29/06;G07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066006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近场通信技术 智能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票据 显示组件 竖直槽 水平槽 限位杆 移动式 弹簧 插接配合 基座安装 壳体外部 散热性能 优化装置 壳体顶 侧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票据智能处理装置,其包括壳体、显示组件、基座、多个弹簧;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开有多个竖直槽,在所述壳体的侧壁开有多个水平槽,在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移动式限位杆;多个弹簧一一对应放置在多个所述竖直槽内,用于将所述壳体顶起;多个所述移动式限位杆与多个所述水平槽实现插接配合;所述显示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票据智能处理装置具有优化装置散热性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近场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票据智能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环保的考虑和就票据大案频发的处理上,电子票据数据的再利用,将会是金融行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手机用户市场,用户需求和用户文化生活水平又极具特色,这一切都给手机移动支付奠定了基础。
目前国内的主要的移动支付方式有WAP在线支付、手机拉卡拉和NFC手机支付。WAP安全性能差,交易过程复杂,操作时间长,容易交易失败;手机拉卡拉需要随时随地携带拉卡拉和银行卡,操作复杂、容易失败;这两类系统的不足,限制了近距离支付的进一步发展,而随着NFC手机的普及,使用近场通信技术来支付变得更加方便。中国银联发布的2014移动互联网支付调查报告显示,通过手机移动支付购买实物商品的受访者占比达到61%,同比增长16%。截止2015年6月中国移动NFC用户已经达到450万。据Juni per报告数据显示,预计到2019年年终,全球NFC非接触支付用户将达到5.16亿,是现在1.01亿用户的五倍多。
申请号为201710025736.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票据智能处理系统和方法,该系统保证了数据传递的安全性,系统稳定性高,提高票据管理的可操作性和统一性等,但是该系统对应的装置散热性能差。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票据智能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票据智能处理装置,以至少解决装置散热性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票据智能处理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票据智能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显示组件、基座、多个弹簧;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开有多个竖直槽,在所述壳体的侧壁开有多个水平槽,在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移动式限位杆;多个弹簧一一对应放置在多个所述竖直槽内,用于将所述壳体顶起;多个所述移动式限位杆与多个所述水平槽实现插接配合;所述显示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基座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如上述的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票据智能处理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数据加密装置和数据读取装置,所述数据加密装置、所述数据读取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数据读取装置与所述显示组件相连,所述数据读取装置与所述数据加密装置相连。
如上述的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票据智能处理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器,用于监控整个装置的运行状态。
如上述的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票据智能处理装置,进一步优选为:在壳体的底部开有多个平稳槽,在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平稳柱,多个所述平稳柱与多个所述平稳槽一一对应实现滑动配合,用于防止所述壳体出现摇晃。
如上述的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票据智能处理装置,进一步优选为:在所述平稳柱的侧壁上设有凸起结构,用于减小所述平稳柱与所述平稳槽之间的缝隙,防止所述壳体摇晃。
如上述的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票据智能处理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基座上设有凹槽,用于实现移动式限位杆的移动。
如上述的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票据智能处理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移动式限位杆设置为L型结构,用于实现所述移动式限位杆与所述水平槽的插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未经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04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道用监控装置
- 下一篇: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