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座椅固定式座框边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2820.7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6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查建双;任位;游佳林;杨雷;杨道焱;李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90 | 分类号: | B60N2/9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姚坤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板 安装柱 销轴 固定式座 客车座椅 凹陷部 上翻边 功能部件安装结构 结构强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 整体成型 整体设计 安装孔 抵靠座 框边板 轻量化 上边缘 下边缘 下翻边 框边 前部 下翻 销孔 座板 座框 紧凑 伸出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客车座椅固定式座框边板,包括边板本体,该边板本体的前部设有向内侧伸出的销轴安装柱,所述销轴安装柱上设有销孔,边板本体上边缘和下边缘向内侧分别设有上翻边和下翻边,上翻边包括一段凹陷部,该凹陷部与销轴安装柱相连,下翻边上设有座板安装孔和抵靠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座框边板上集成了多个功能部件安装结构,整体设计合理紧凑,既能达到结构强度要求,又方便整体成型制造,实现了产品的轻量化设计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座椅结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客车座椅固定式座框边板。
背景技术
客车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客车的数量不断增加。传统客车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大量客车的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问题不容忽视;近几年兴起的新能源客车以电力驱动或油电混合驱动作为动力,因发动机功率和电池续航能力的限制,其对客车自重更为敏感。降低自重是降低客车能耗的一种途径。无论采用哪种动力方式,轻量化客车都是现实的需求,而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为客车轻量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座椅是客车上数量较多的部件,一般包括座椅骨架、泡沫、面套以及其他功能性模块如座椅前后调节、侧向滑动、高度调节等等,其中座椅骨架包括靠背骨架和座框骨架,其上设有各种连接机构和功能性模块的安装机构。为减轻重量,需要使用新材料,而由于其力学性质和工艺性质均不同于传统钢材,边板结构往往需要重新设计。例如,座椅座框边板前部常设置销轴安装机构以安装具有旋转轴的功能部件。传统座框边板多用钢板通过钣金加工,连续两次翻边形成两块相对的竖向板,并在竖向板上打孔构成销轴安装结构。使用轻质合金如镁合金后,一方面,由于力学性能不同,采用这种设计无法满足强度设计要求;另一方面,镁合金材料制造的边板为铸造成型,两次翻边形成的“U”形结构不便脱模。因此,需要重新设计该销轴安装机构。
在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从结构、材料和工艺三方面优化座椅骨架设计,才能实现座椅的轻量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车座椅固定式座框边板。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客车座椅固定式座框边板,包括边板本体,其关键在于,该边板本体的前部设有向内侧伸出的销轴安装柱,所述销轴安装柱上设有销孔,所述销孔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边板本体;所述边板本体上边缘和下边缘向内侧分别设有上翻边和下翻边。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能为安装带旋转轴的功能部件提供安装位点,安装边板后,不占用边板外侧的空间,同时方便以从边板两侧脱模的方式进行铸造生产,设置上翻边和下翻边能够增加边板本体的强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下翻边的宽度大于所述上翻边的宽度,所述下翻边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抵靠座,在所述抵靠座和边板本体之间的下翻边上分别设有座板安装孔,所述座板安装孔靠近所述边板本体。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下翻边形成的平面能够提供座盆、座垫等部件的安装位点,并方便座框边板与其下方的支撑座间安装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下翻边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下凹部,该下凹部构成所述抵靠座;所述下翻边的中部设有减重缺口,该减重缺口位于两个所述抵靠座之间。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通过局部下凹形成的抵靠座与下方的支撑座抵靠,能够减小边板与支撑座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弱车辆行走时的振动噪声,增强舒适感,设置减重缺口能在满足结构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减小边板重量。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销轴安装柱呈圆柱状,沿着该销轴安装柱的轴向设有所述销孔。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圆柱形的销轴安装柱与边板本体相连接,在径向各角度上受力较为均匀。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销轴安装柱的固定端的外壁与所述边板本体之间环向设有过渡加强部。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减小应力集中,提高销轴安装座与边板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也方便铸造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2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制座椅支撑座
- 下一篇:一种智能公交车拉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