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帽帽壳的初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3905.7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4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林锡沧;李恢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27/12;A42B3/04;B29C65/02;B29C65/5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塑性复合材料 初胚 帽壳 安全帽 纱片 纤维层 多片 拼接 热塑性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 热塑性材料 节省材料 纤维丝束 可回收 再利用 复合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帽帽壳的初胚结构,其包括由多片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拼接而成的帽壳初胚;每片所述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包括一层由纤维丝束构成的纤维层和至少一层复合在纤维层上并由热塑性材料构成的热塑性材料层。该安全帽帽壳的初胚结构采用多片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拼接而成,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可回收再利用,能节省材料成本,并使得该安全帽帽壳的初胚结构具有环保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帽领域,特别是指安全帽帽壳的初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安全帽的帽壳基本上都是采用纯热塑材料射出成型,耐冲击强度较低,只能满足一些基本安全防护需求。而一些防护等级高的安全帽的帽壳一般采用热固性材料和纤维进行结合来制作,虽然能满足高防护等级需求,但是由于无法回收再利用,存在成本高和无法满足环保需求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帽帽壳的初胚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安全帽帽壳的初胚结构,其包括由多片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拼接而成的帽壳初胚;每片所述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包括一层由纤维丝束构成的纤维层和至少一层复合在纤维层上并由热塑性材料构成的热塑性材料层。
相邻的所述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之间热熔连接。
相邻的所述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之间车缝连接。
相邻的所述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之间通过胶水连接。
每片所述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上的热塑性材料层的数量为一层,每片所述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上的热塑性材料层复合在该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上的一个表面上。
每片所述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上的热塑性材料层的数量至少为两层,每片所述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上的纤维层的一个表面复合有一层热塑性材料层且该纤维层的另一个表面复合有至少一层热塑性材料层。
所述的热塑性材料层中的热塑性材料为PP或PC或PE。
所述的纤维层为由多束纤维丝束并排而成的纤维片材或为由多束纤维丝束编织而成的纤维织布。
所述的纤维丝束为玄武岩纤维或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或芳香族纤维。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帽帽壳的初胚结构采用多片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拼接而成,每片所述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包括一层由纤维丝束构成的纤维层和至少一层复合在纤维层上并由热塑性材料构成的热塑性材料层,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中的热塑性材料和纤维丝束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进行分离后再分别回收,能节省材料成本,使得所述的安全帽帽壳的初胚结构具有环保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帽帽壳的初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1(相邻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之间热熔连接);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帽帽壳的初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2(相邻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之间车缝连接);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帽帽壳的初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3(相邻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之间通过胶水连接);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的局部剖视图(热塑性材料层的数量为一层);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的局部剖视图(热塑性材料层的数量为两层);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纱片的局部剖视图(热塑性材料层的数量为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39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尼龙长纤色织弹性面料
- 下一篇:一种耐拉伸型不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