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送砂功能的铺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4001.6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7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周胜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胜豪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C19/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史亮亮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库 螺旋轴 砂斗 驱动装置 砂料输送装置 送砂口 工作效率 一端设置 接砂口 套管 本实用新型 侧壁连接 砂型铸造 移动组件 管套 铰接 砂口 紧凑 | ||
一种具有送砂功能的铺砂机构,包括砂料输送装置和铺砂装置,砂料输送装置位于铺砂装置的上方,砂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砂库、螺旋轴、管套、螺旋轴驱动装置、第一砂斗、砂斗驱动装置;螺旋轴的一端设置于第一砂库内,螺旋轴的另一端设置于套管内,套管的一端与第一砂库侧壁连接;第一砂库的底部设有送砂口,第一砂斗铰接于第一砂库的底部以控制送砂口的开和关;螺旋轴驱动装置与螺旋轴连接;砂斗驱动装置与第一砂斗连接;铺砂装置包括第二砂库和移动组件,第二砂库的底部设有铺砂口,第二砂库的顶部设有接砂口,送砂口位于接砂口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使得送砂和铺砂的流程更加紧凑,提高铺砂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砂型铸造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型铸造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送砂功能的铺砂机构。
背景技术
砂型铸造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
现有的铺砂装置没有送砂功能,导致整体铺砂效率低下,不利于砂箱铸造工作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送砂功能的铺砂机构,使得送砂和铺砂的流程更加紧凑,提高铺砂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砂型铸造的工作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送砂功能的铺砂机构,包括砂料输送装置和铺砂装置,所述砂料输送装置位于所述铺砂装置的上方;
所述砂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砂库、螺旋轴、管套、螺旋轴驱动装置、第一砂斗、砂斗驱动装置;
所述螺旋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砂库内,所述螺旋轴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管套内,所述管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砂库侧壁连接;
所述第一砂库的底部设有送砂口,所述第一砂斗铰接于第一砂库的底部以控制所述送砂口的开和关;
所述螺旋轴驱动装置与所述螺旋轴连接;
所述砂斗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砂斗连接;
所述铺砂装置包括第二砂库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砂库的底部设有铺砂口,所述第二砂库的顶部设有接砂口,所述送砂口位于所述接砂口的上方;
所述移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砂库,使所述第二砂库能够沿着铺砂方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第一砂库包括左支撑座、右支撑座、第一前侧板、第一后侧板和顶盖板;
所述第一前侧板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左支撑座的前壁和右支撑座的前壁;
所述第一后侧板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左支撑座的后壁和右支撑座的后壁;
所述顶盖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支撑座的内侧和右支撑座的内侧;
所述第一前侧板和第一后侧板分别向内倾斜,组成所述送砂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砂斗包括第一弧形板、左扇形板、右扇形板、左摆轴和右摆轴;
所述左摆轴和右摆轴分别设于所述左支撑座的外侧和右支撑座的外侧;
所述左扇形板的底部和右扇形板的底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两端;
所述左扇形板的顶部与所述左摆轴连接;
所述右扇形板的顶部与所述右摆轴连接;
所述第一弧形板是向上凹陷的。
进一步,所述左支撑座的底部和右支撑座的底部分别设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弧形面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顶面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胜豪,未经周胜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4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