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PM电机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4883.6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3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董明海;向红斌;文益雪;张鹏;张焕玲;袁自冲;赵玄德;董茜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新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3 | 分类号: | H02K9/193;H02K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霍春月 |
地址: | 400714 重庆市北碚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本体 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 散热结构 冷却层 吸热块 箱内水 蒸发器 蓄水 电机散热 内部零件 热量散发 使用寿命 吸收制冷 永磁电机 回流管 冷凝水 水蒸发 侧壁 过热 内壁 吸收 制冷 水泵 蒸发 电机 体内 | ||
1.一种IPM电机散热结构,包括电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1)的内外壁之间设有冷却层(2),所述电机本体(1)的一侧设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的周围设有密封垫(8),所述密封垫(8)的一侧设有电机输出轴(10),所述电机本体(1)的另一侧设有吸热箱(4),所述吸热箱(4)的一侧设有蓄水箱(3),所述蓄水箱(3)为中空结构,所述蓄水箱(3)内设有水泵(5),所述蓄水箱(3)上设有制冷箱(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PM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箱(6)为中空结构,所述制冷箱(6)内设有蒸发器(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PM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箱(4)上均匀的设有多个吸热块(11),所述吸热块(11)的一侧贯穿所述吸热箱(4)的侧壁并与其相通,所述吸热块(11)的另一侧与所述电机本体(1)的侧壁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PM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出轴(10)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密封垫(8)、所述固定座(9)和所述电机本体(1)的侧壁并伸入所述电机本体(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PM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层(2)与所述蓄水箱(3)之间设有第一排水管(16),所述第一排水管(16)上连接有第二排水管(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PM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层(2)与所述制冷箱(6)之间设有第一出水管(14),所述第一出水管(14)上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IPM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7)与所述水泵(5)之间设有第一进水管(12),所述第一进水管(12)上连接有第二进水管(13),所述蒸发器(7)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流管(18)。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IPM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16)的进水端贯穿所述电机本体(1)的顶部外壁并与所述冷却层(2)相通,所述第一排水管(16)的出水端贯穿所述蓄水箱(3)的顶部并伸入其内,所述第二排水管(17)的进水端贯穿所述吸热箱(4)的顶部并与其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IPM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14)的进水端贯穿所述制冷箱(6)的侧壁并与其相通,所述第一出水管(14)的出水端贯穿所述电机本体(1)的底部外壁并与所述冷却层(2)相通,所述第二出水管(15)的出水端贯穿所述吸热箱(4)的底部并与其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IPM电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12)的进水端与所述水泵(5)的出水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12)的出水端依次贯穿所述蓄水箱(3)的顶部和所述制冷箱(6)的底部并与所述蒸发器(7)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13)的出水端依次贯穿所述蓄水箱(3)的顶部和所述制冷箱(6)的底部并与所述制冷箱(6)相通,所述回流管(18)的出水端依次贯穿所述制冷箱(6)的底部和所述蓄水箱(3)的顶部并伸入所述蓄水箱(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新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新登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48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可防水汽车发电机
- 下一篇:具有感性负载结构的汽油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