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多信令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9640.1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4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罗贵勇;陈风波;韦海亮;首安科;白宗元;程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达迪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荣达千里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蓝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G06F13/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泽萍;谭英强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处理电路 时隙交换 信令分析 隔离整形模块 接口转换单元 线路接口模块 信令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 采集子系统 主控子系统 可拆卸连接 工作效率 信令采集 采集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多信令采集装置,包括采集子系统、主控子系统和多个接口转换单元,采集子系统包括时隙交换处理电路、1号信令分析电路板、7号信令分析电路板、MCU处理电路、PHY芯片、E1接口模块、隔离整形模块和线路接口模块;E1接口模块依次通过隔离整形模块和线路接口模块与时隙交换处理电路连接,1号信令分析电路板和7号信令分析电路板均与时隙交换处理电路连接;各接口转换单元与E1接口模块可拆卸连接,时隙交换处理电路通过PHY芯片与主控子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多种信号的综合采集,工作效率较高,结构优良,可以满足小型化手持式要求,可广泛应用于信令采集行业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令采集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式多信令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信令进行采集处理的产品有三种产品形态。一是工控机模式,二是测试模块与笔记本电脑结合的模式,三是仪表模式。无论产品形态如何,信令测试的类型主要分别是七号信令测试仪、一号信令测试仪、V5信令测试仪和DSS1信令测试仪,主要是单种信令类型或者简单复合一两种信令类型的测试仪,功能单一,而且产品形态也较为笨重,不方便使用,当针对多种信令信号的测试应用场景时,需要携带较多的测试仪器,携带不方便,而且还需要额外对多种不同测试仪器进行数据汇总,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多信令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持式多信令采集装置,包括采集子系统、主控子系统和多个接口转换单元,所述采集子系统包括时隙交换处理电路、1号信令分析电路板、7号信令分析电路板、MCU处理电路、PHY芯片、E1接口模块、隔离整形模块和线路接口模块;
所述E1接口模块依次通过隔离整形模块和线路接口模块与时隙交换处理电路连接,所述1号信令分析电路板和7号信令分析电路板均与时隙交换处理电路连接,所述1号信令分析电路板还通过MCU处理电路与时隙交换处理电路连接;
各所述接口转换单元与E1接口模块可拆卸连接,所述时隙交换处理电路通过PHY芯片与主控子系统连接。
进一步,所述多个接口转换单元包括至少一个BNC/RJ45转换器和至少一个L9-RJ45转换器。
进一步,所述E1接口模块包括四个用于采集信令数据的RJ45接收网口和一个用于进行测试的RJ45发送网口,所述隔离整形模块包括五路变压器,所述线路接口模块包括四个线路接口单元;
各所述RJ45接收网口分别通过一变压器、一线路接口单元连接至时隙交换处理电路,所述RJ45发送网口通过一变压器连接至其中一线路接口单元。
进一步,所述主控子系统包括CPU模块、网卡芯片、内置硬盘和人机交互模块;
所述网卡芯片、内置硬盘和人机交互模块均与CPU模块连接,所述CPU模块还连接至采集子系统。
进一步,所述主控子系统通过网卡芯片连接至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人机交互模块采用触控屏幕。
进一步,所述CPU模块还依次连接有协议分析处理模块和DDR模块。
进一步,所述采集子系统还包括PCM解码电路,所述时隙交换处理电路的第一输出端通过PCM解码电路连接至一RJ11语音接口模块的输入端。
进一步,所述采集子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时隙交换处理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光感模块、LCD背光模块和风扇,所述时隙交换处理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风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时隙交换处理电路的第三输出端与LCD背光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感模块的输出端与时隙交换处理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达迪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荣达千里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蓝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达迪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荣达千里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蓝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96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