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车组轴端加速度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0771.1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1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辉;伍川辉;陈春俊;李艳萍;吴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路航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赵正寅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武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分析处理模块 高速通讯 数据采集 压电加速度传感器 加速度监测装置 采集处理模块 存储器 动车组轴 监测装置 采集 读取 芯片 高速数据传输 加速度监测 时钟芯片 数据查看 芯片实现 行驶过程 依次连接 采集盒 动车组 集成度 便携 列车 试验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车组加速度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动车组轴端加速度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采集处理模块和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所述采集处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模块、存储器、USB高速通讯芯片和USB接口;所述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模块、存储器、USB高速通讯芯片和USB接口依次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模块与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USB高速通讯芯片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及读取;便于试验人员在列车行驶过程中进行数据查看;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设有时钟芯片,当同时使用多个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时,可以保证开始采集与结束采集的时间准确,同时能够让各个监测装置保持同步。本实用新型的采集盒,集成度高,从而使整个装置小巧便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车组加速度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车组轴端加速度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投入使用的动车组轴端加速度监测装置采用的是将装置放置在车体的转向架上的方式,在列车运行过程中,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数据,再将采集到的信号做初步的分析诊断,最后对数据进行存储。其主要存在如下的技术缺陷,1.装置可持续工作时间短;2.体积较大,质量较重;3.读取数据不方便;4.各个装置之间同步性较低;5.仅能对加速度信号做初步分析诊断,数据处理功能不够完善;6.检测人员无法实时获取所需数据;7.检测精度有待提高;8.对动车组列车的运行秩序有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车组轴端加速度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动车组轴端加速度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采集处理模块和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所述采集处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模块、存储器、USB高速通讯芯片和USB接口;所述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模块、存储器、USB高速通讯芯片和USB接口依次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模块与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处理模块还包括4G通信模块;所述4G通信模块与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采集盒;所述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模块、存储器、USB高速通讯芯片、USB接口、4G通信模块集成在采集盒上;所述采集盒设于动车组的构架上,所述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动车组轴箱上。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于采集盒内,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模块和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模块包括信号放大调理电路、AD转换电路和ARM芯片;所述信号放大调理电路通过AD转换电路与ARM芯片连接;所述信号放大调理电路与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连接;所述ARM芯片与存储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升压电路、恒流源、稳压器和充电电路;所述恒流源为锂电池;所述恒流源通过升压电路与压电加速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恒流源通过稳压器与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恒流源与充电电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分别与ARM芯片和USB接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存储器为Flash存储器;所述ARM芯片的型号为ARM407,所述USB接口为Mini USB2.0接口,所述USB高速通讯芯片为高速USB2.0接口芯片,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时钟芯片,所述时钟芯片与ARM芯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印制板层;所述印制板层包括第一印制板层和第二印制板层;所述第一印制板层通过铜螺柱第二印制板层连接;所述第一印制板层通过铜螺柱与盒体底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放大调理电路、AD转换电路、ARM芯片、存储器、USB高速通讯芯片、USB接口、升压电路、稳压器和充电电路分布在第一印制板层和第二印制板层上;所述恒流源设于第一印制层与盒体底部之间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路航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路航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0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T资源池节能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激光眩目器振镜运动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