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温差气流驱动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1140.1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6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H3/00 | 分类号: | B60H3/00;B60H3/06;F04D25/08;F04D25/04;F02G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差 气流动力 空气净化单元 车内空气 净化装置 气流驱动 新型汽车 本实用新型 空气净化装置 能源利用率 汽车发动机 车内空间 工作负荷 经济支出 净化处理 联动连接 驱动车 传递 发电机 车内 动能 吸入 后排 | ||
1.一种基于温差气流驱动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差气流动力单元(100)和空气净化单元(200),其中:
温差气流动力单元(100),用于形成温差气流,然后在温差气流的带动下,形成动能并传递给空气净化单元(200);
空气净化单元(200),与所述温差气流动力单元(100)相联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差气流动力单元(100)传递过来的电能,实时吸入车内的空气,并在进行净化处理后排回到车内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单元(200)包括中空的、横向放置的管腔(5);
所述管腔(5)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所述管腔(5)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所述车内空间相连通;
所述管腔(5)中部安装有至少一个风扇(4),所述风扇(4)与所述温差气流动力单元(100)的供电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管腔(5)内设置有至少一层空气过滤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层或者冷触媒过滤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5)的内表面覆盖有空气吸附层,所述空气吸附层为活性炭吸附层。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气流动力单元(100)包括一个中空的加热排气管道(1),所述加热排气管道(1)的外壁与汽车发动机外表面相接触;
所述加热排气管道(1)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进气口的高度;
所述出气口右侧设置有一个涡轮(2);
所述涡轮(2)通过一个传动装置与所述空气净化单元(200)中的风扇(4)相联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排气管道(1)为从左到右逐渐升高的管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述加热排气管道(1)中部和右边的外壁与所述汽车发动机外表面相接触。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为一个传动锥齿轮组(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汽车车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锥齿轮组(3)包括第一锥齿轮(31)和第二锥齿轮(32),所述第一锥齿轮(31)和第二锥齿轮(32)相互啮合;
所述涡轮(2)中心位置与第一转轴(6)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的右端安装有第一端部齿轮,所述第一端部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连接;
所述风扇(4)的中心位置与第二转轴(7)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7)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锥齿轮(32)相啮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11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