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头部运动控制结构的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1764.3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1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明;李亚明;杨猛;徐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44209 | 代理人: | 郭文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结构 头部运动 电机 机器人主体 相对机器人 俯仰 驱动头部 后仰 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 纵向连接杆 范围增大 重量分配 内旋转 输出端 头部壳 自转 轮子 减速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头部运动控制结构的机器人,包括头部、主体、轮子和头部运动控制结构,该头部运动控制结构包括用于驱动头部在水平面内旋转的第一电机和用于驱动头部前俯和后仰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头部壳体内,带动头部相对机器人主体自转,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机器人主体内,第二电机的减速输出端借助纵向连接杆与头部连接,带动头部相对机器人主体前俯和后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头部运动控制结构的控制俯仰的电机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结构部分重量分配到机器人下部,稳定性好。而且,俯仰角度范围增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机器人的头部运动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检视或者感应各种路况信号,机器人的头部需要俯仰和在水平面内转动。现有机器人驱动头部的俯仰运动的电机和驱动头部在水平面内转动的电机之间的距离比较近,且重心很高,不利于机器人的稳定且俯仰角度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降低机器人重心、增大俯仰角度以及保证可靠俯仰和水平面内转动的机器人的头部运动控制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具有头部运动控制结构的机器人,包括头部、主体、轮子和头部运动控制结构,该头部运动控制结构包括用于驱动头部在水平面内旋转的第一电机和用于驱动头部前俯和后仰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头部壳体内,带动头部相对机器人主体自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机器人主体内,第二电机的减速输出端借助纵向连接杆与头部连接,带动头部相对机器人主体前俯和后仰。
进一步地:
所述纵向连接杆为碳纤维管。
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机器人主体的行走框架上,该行走框架与位于其两侧的轮子同轴,均能由主驱动电机驱动。
所述机器人主体的行走框架上靠近纵向连接杆的位置前后,均设置有用于限制纵向连接杆的俯仰角度范围的限位感应器。
所述机器人主体的行走框架上靠近纵向连接杆的位置前后设置有在物理上限制头部相对机器人主体前俯和后仰幅度的限位块,所述限位感应器设置在该限位块上。
所述行走框架上设置有高速自转的陀螺。
所述纵向连接杆上交叉固定有用于固定机器人外壳的横向连接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头部运动控制结构的控制俯仰的电机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结构部分重量分配到机器人下部,稳定性好。而且,俯仰角度范围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头部运动控制结构的机器人实施例去除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机器人实施例去除外壳和一个轮子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所述机器人头部运动控制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5是所述机器人头部运动控制结构的另一平面示意图;
图6是所述机器人的头部大角度前俯状态示意图;
图7是所述机器人的头部大角度后仰状态示意图;
图8是所述机器人头部运动控制结构的第二电机的电机座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未经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1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送餐机器人用底座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模型障碍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