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拟物体打击的体感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2315.0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5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间网络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F13/28 | 分类号: | A63F13/28;G06F3/01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陈欣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生***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轮 减速电机 模拟物体 腰型孔 体感 底板 顶盖 绳索 坠落 本实用新型 配件领域 设备模拟 物体坠落 圆心位置 打击 沉浸式 进线孔 侧边 转轴 缠绕 架设 悬挂 情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物体打击的体感设备,涉及VR配件领域,包括:外壳、减速电机、绕线轮以及通过绳索悬挂在绕线轮下方的坠落板;其中,外壳包括底板和顶盖,靠近底板的侧边的位置开设有腰型孔,减速电机固定在腰型孔一侧,顶盖一侧面的底部开设进线孔,减速电机的转轴与绕线轮的圆心位置固定连接以使绕线轮边缘架设在腰型孔中;至少一根绳索一端固定缠绕在绕线轮上,另一端固定在坠落板上。该模拟物体打击的体感设备能够连接VR设备模拟出物体坠落击中体验者的情景,达到沉浸式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VR配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拟物体打击的体感设备。
背景技术
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通用的定义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的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并与之交互。虚拟现实技术是虚拟场景系统、知觉管理系统和用户之间的多重信号传导,使用户融入虚拟场景。计算机完成虚拟场景的设计、制作,VR设备实现用户的知觉反馈,这是虚拟现实的内容输入;用户接收知觉信号并通过捕捉设备将用户知觉输入计算机,完成场景响应,这是用户的信号输出;知觉管理系统将信号在虚拟场景系统和用户之间不断传导,形成完整的信号闭环。VR体感设备是通过在场景中对使用者触觉互动的加强使用户更好的沉浸在场景中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现有的体感设备,如Virtuix Omni体感跑步机、KAT Speed随动模拟驾驶座椅等结构复杂不易安装调试,且不能模拟出高空坠物击中体验者的情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之一,提供了一种模拟物体打击的体感设备,能够连接VR设备模拟出物体坠落击中体验者的情景,达到沉浸式体验。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模拟物体打击的体感设备,包括:外壳、减速电机、绕线轮以及通过绳索悬挂在绕线轮下方的坠落板;其中,外壳包括底板和顶盖,靠近底板的侧边的位置开设有腰型孔,减速电机固定在腰型孔一侧,顶盖一侧面的底部开设进线孔,减速电机的转轴与绕线轮的圆心位置固定连接以使绕线轮边缘架设在腰型孔中;至少一根绳索一端固定缠绕在绕线轮上,另一端固定在坠落板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还包括:VR适配盒,连接至减速电机,用于根据VR设备的触发信号驱动减速电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减速电机为XD-37GB555型12V直流电机。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结构简单易于部署,能够增强VR设备的交互性,达到沉浸式体验,克服了现有体感设备不具备高空坠物体感模拟功能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拟物体打击的体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拟物体打击的体感设备的底板俯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拟物体打击的体感设备的顶盖侧视示意图。
图中:1.减速电机、2.绕线轮、3.绳索、4.坠落板、5.底板、6.顶盖、7.转轴、8.腰型孔、9.进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模拟物体打击的体感设备包括:外壳、减速电机1、绕线轮2以及通过绳索3悬挂在绕线轮2下方的坠落板4;其中,外壳包括底板5和顶盖6,靠近底板5的侧边的位置开设有腰型孔8(见图2),减速电机1固定在腰型孔8一侧,顶盖6一侧面的底部开设进线孔9(见图3),减速电机1的转轴7与绕线轮2的圆心位置固定连接以使绕线轮2边缘架设在腰型孔8中;至少一根绳索3一端固定缠绕在绕线轮2上,另一端固定在坠落板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间网络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万间网络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2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