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成型用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4257.5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5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谈建龙;辜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9/02 | 分类号: | C03B1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蒲敏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部件 玻璃成型 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 光学玻璃 保温部件 玻璃液 进气管 加热 光学玻璃产品 玻璃液表面 成型过程 加热保温 加热效果 内部空腔 使用方式 使用寿命 一端设置 装置使用 出气孔 传统的 电阻丝 加热量 可移动 中空的 加盖 摊开 保温 模具 成型 相通 保证 侧面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成型用加热装置,该装置使用寿命长,使用安全可靠,更换简单方便。玻璃成型用加热装置,包括保温部件和中空的燃烧部件,在所述燃烧部件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出气孔,并在所述燃烧部件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燃烧部件的内部空腔相通。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电阻丝改为可移动的燃烧部件进行加热;在光学玻璃成型过程中,可根据加热量、加热效果选择使用一组或几组加热;在玻璃液表面加盖保温部件对玻璃液进行保温,使得玻璃液能够在模具上摊开,从而保证光学玻璃产品的形状;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成型用加热装置,使用寿命长、使用方式灵活,更换方便,操作简单且加热保温效果好,有利于光学玻璃的成型和保证产品的形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成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学玻璃成型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学玻璃成型过程中,从出料管流出的玻璃液进入模具后经过降温固化成固定的玻璃形状尺寸,再经过退火炉粗退火后得到光学玻璃条料、块料产品。使用模具在成型玻璃前和成型过程中,需要对模具进行持续的预热和保温,以便保证光学玻璃产品的形状及外观质量。传统的做法是在成型机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成型前对加热电阻丝进行通电加热,对成型模具进行预热和保温。但加热电阻丝在使用过程中,因长久使用和使用功率的频繁变化导致加热电阻丝寿命较短,更换较为频繁;同时加热电阻丝发生故障后,由于处在高温的成型环境中,维修时必须终止成型,待温度降至安全温度后再拆除进行维修,这就给生产造成不便而且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玻璃成型用加热装置,该装置使用寿命长,使用安全可靠,更换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玻璃成型用加热装置,包括保温部件和中空的燃烧部件,在所述燃烧部件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出气孔,并在所述燃烧部件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燃烧部件的内部空腔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部件的中空内部为矩形空腔。
进一步的,在所述保温部件上部设置有可放置燃烧部件的矩形槽。
进一步的,在所述保温部件的端头设置有U型槽。
进一步的,在所述保温部件的端头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正方形或菱形。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孔为Φ3-10mm的圆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孔设置有1排或1排以上,每排有3个或3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采用Φ8-15mm的圆形管。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部件与保温部件都分别采用耐热材料一体成型或焊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的电阻丝改为可移动的燃烧部件进行加热;在光学玻璃成型过程中,可根据加热量、加热效果选择使用一组或几组加热;在玻璃液表面加盖保温部件对玻璃液进行保温,使得玻璃液能够在模具上摊开,从而保证光学玻璃产品的形状;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成型用加热装置,使用寿命长、使用方式灵活,更换方便,操作简单且加热保温效果好,有利于光学玻璃的成型和保证产品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烧部件的主视图。
图2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温部件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42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延机辅辊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米级石英薄膜制备装置